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农学概论是农业院校涉农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学校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宗旨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从辅助使用思维导图、结合实践教学、深入挖掘多媒体资源、调整考核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学概论;非农学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25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gronomy Introduction Course in Non-agronomy Major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CHEN Jian-wen LUO Ming-zhu SHEN Wan-kuan *
(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Agronomy introduction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with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griculture-related non-agronomy major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The main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ies in offering the course is expand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nlighte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ollow-up professional study.The paper discussed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use of mind maps,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eaching,in-depth excavation of multimedia resources,and adjustment of assessment scope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of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 agronomy introduction;non-agronomy major;course teaching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多角度、多层次介绍农业全貌的课程,它涵盖多门课程内容,知识面广、实践性较强,是涉农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农业生产的窗口,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我国农业院校很多涉农非农学专业,如植物保护、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近几年,华南农业大学主要是在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这2个专业开设该课程,并且开课时间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1个学期,但对近几年的新生入学调查发现,该校学生来自非农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非农专业中更甚,入学之前对农业生产过程一无所知。同时由于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普遍的“贱”农观念,即使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也往往缺乏对农业的基本认识。在这种状态下,直接导致学生对农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仅浮于概念,生硬记忆,不能融会贯通,而且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农业的思想。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农学概论这门课,让该课程成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扣门砖”,敲开后续学习农科知识的兴趣之门,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这几年在讲授农学概论课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方法与实践,以供参考。
1 在教学中辅助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帮助人们思考记忆的逻辑性图片。该理念最早是由英国人托尼·伯赞提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可清晰地发现问题的焦点;二是从分支图上可轻松地分出重点和非重点及其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三是每个问题都由一个关键词来表示;四是整个体系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节点结构,容易提纲挈领[1-2]。近10年來,我国主要以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初中及高中各个阶段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应用居多,在大学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章节之间知识差异性大,并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应用性等特点[3],看似松散的课程内容实际上包含着较强的逻辑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所授知识也比较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借助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则可以较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把这些知识通过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比如针对“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章节,由于该章节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且各内容间的关联性不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好该章的思维导图,导图以“作物生长”为中心,“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和养分”这6个不可缺的环境因子呈辐射状排列在“作物生长”周围,各个因子下方还会列出相应因子的主要知识点,如概念、作用方式等,并将导图导入到该章PPT课件中。教师上课时,借助导图的框架授课,在讲授具体的环境因子时可以链接到相应因子的分支点,展开下面具体的知识点内容,而且还可以跳转回到思维导图下。这种反复穿梭在导图中的授课方式有直观、系统、逻辑思维清晰的优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课后,同样要求并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作为复习的辅助工具,有些学生甚至归纳总结出更加详细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复习方式,学生的复习兴趣得到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2 结合多方式的实践教学
农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完成对农学概论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实践教学在这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3]。因此,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试验地参观,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让学生看到实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农学概论知识从书本回归到现实、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由于实践教学具有上述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农学概论的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方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一是充分利用好校内实验基地。尽管华南农业大学有较大的校内实验基地,但由于受学时以及作物生长季节等的限制,农学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基本要在室内课堂完成。但是,教师会尽量安排1~2次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实验基地认识作物种类、种植方式、田间管理、土壤耕作、南方主要作物病虫害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是授课教师尽可能地携带一些实物标本到课堂,让学生一边看实物,一边听教师讲课。比如,在讲授“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这一章节时,针对“种子的萌发”章节内容,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水稻、玉米和花生的不同萌芽阶段的种子,并带到课堂上,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同时观察具体的处于不同萌发阶段的种子,从而更好地理解“露白”“胚芽”和“胚根”等概念;针对“根”这一章节内容,教师会从基地里拔取一些水稻、花生以及葱的植株带到课室,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根系形态以及根瘤和菌根等。通过这种“实物+授课”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三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适时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到校内实验基地去印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深入挖掘多媒体资源
在如今,多媒体这个术语已经成为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的同义词,一般都认为,多媒体就是声音、图像和图形等的组合。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多媒体几乎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处空间,其中不乏大量与农业相关的资源。如中央电视台第七套(CCTV 7)军事·农业频道,该频道于1995年11月30日正式开播,是央视开办最早的涉农节目之一,节目内容包括种养、农林、农业机械化、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成熟的新技术(注:该频道中的农业节目已在2019年9月调整到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播出)。除此之外,在2019年9月新开播的CCTV 17农业农村频道,该频道更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宗旨,大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传递经济和科技信息。上述这些电视频道的全部节目内容都可以从网络观看直播或回看,非常便捷。从这些海量的多媒体资源中“淘”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并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授课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以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技能。比如在讲授“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这一章节内容时,同时还让学生观看了CCTV 7频道在2017年8月16日播出的《科技苑》节目“真开眼 满树都是红樱桃”,节目中的樱桃园园主通过调节樱桃树的高度、密度、长度、角度以及粗度,让樱桃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光照、空气、养分等环境条件,提高樱桃的产量和品质。观看完视频后,学生们都普遍反映,他们不仅通过具体的农作物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了作物生长与光、温等环境条件关系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学农爱农的信心。
通过这种方式,把课堂和网络进行对接,学生不仅能够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而且教师也可以不再拘泥于教材设置,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4 调整考核范围
对于学生修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华南农业大学在其考核制度中有规定:只要是同一课程编号的课程,不管其授课对象——学生所在的专业相同与否或者院系是否相同,均要求闭卷考试的题目相同。这就让授课教师面临着矛盾:既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来调整授课内容的重点,又要在期末的闭卷考试中采用同样的试卷考题。为了更好地协调该矛盾,采用了可以兼顾多专业的“考题选择”的办法,即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重点,教师在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讨论题这几类题目中,根据各自的授课重点相应地多出几道题目,在考试时,允许学生根据上课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题目进行答题[4]。通过这2年的践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教考之间的矛盾。
5 结语
通过在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辅助方法、结合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并深入挖掘多媒体资源及调整考核范围这几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性的掌握,增强了学生学习农科知识的信心,培养了学农、知农、爱农的全方位专业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6 参考文献
[1] 张正亚,王修贵. 思维导图法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8,9(23):28-29.
[2] 托尼·伯赞.思维导图[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4.
[3] 原保忠,孙颉.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探讨: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9):105-107.
[4] 徐麗明,徐春城,王光辉,等.《农学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11):116-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7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