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新型绿色防控药剂效果比较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比较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新型绿色防控药剂,2019年在庐江县开展稻曲病新型绿色防控药剂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10 d、齐穗期各施药1次,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预防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0~15 d、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药剂首选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其次选择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
关键词 稻曲病;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绿色防控;安徽庐江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98-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庐江县地处中纬度地区,为安徽省主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水稻的栽植面积超过10万hm2,稻曲病为该区域常发病害之一。稻曲病(黑穗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穗部,水稻受害后,不仅出现部分稻曲病谷和大量瘪谷,而且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增收。受病害影响的稻谷米质下降且含有有害物质,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1-2]。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绿色环保要求的发展,以农药减量控害为抓手,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为工作重点,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3]。为此,开展了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该地区防治稻曲病的新型绿色防控药剂,以期为水稻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南圩村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田内,为单季晚稻田,于5月17日播种,6月10日机插。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89%,pH值5.5,肥水管理及其他栽培条件均匀一致,符合试验要求,且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一致。
1.2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稻曲病。试验作物:水稻,品种为甬优538。试验药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230 g/L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安徽省丰臣农化有限公司生产;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25 g/L氟环唑悬浮剂、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A)、230 g/L醚菌·氟环唑悬浮剂810 mL/hm2(B)、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00 mL/hm2(C)、125 g/L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D)、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E)、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F),以喷施清水作空白对照(CK)。3次重复,共2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 m2。小区之间筑埂,防止田水串灌,区组间设隔离行,周围设保护行[4-5]。
1.4 施药方法
于2019年8月25日(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10 d)施第1次药,水稻齐穗期(9月12日)第2次施药,各处理区按试验设计的药量、水量配好药液后,采用嘉乐牌3WBJ-16DZ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喷液量450 L/hm2,施药时力求均匀周到[6]。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8月25日和9月12日2次施药都为晴天,温度分别为30.6、24.7 ℃。试验期间降雨主要集中在9月16—17日、9月28日至10月2日,其中9月29日降水量最大(59.7 mm),其他时间段基本上零降雨。
1.6 调查方法
1.6.1 安全性调查。施药后,观察各小区水稻生长情况,记录有无药害产生。
1.6.2 防治效果调查。在第2次施药后10、25 d(水稻蜡熟期,稻曲病病情稳定期)调查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取样5点,每点调查相连的50穗,每小区共调查250穗,记录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稻曲病分级标准如下(以穗为单位):0级,无病粒;1级,每穗1个曲球或染病稻粒;3级,每穗2个曲球或染病稻粒;5级,每穗3~5个曲球或染病稻粒;7级,每穗6~9个曲球或染病稻粒;9级,每穗10个以上曲球或染病稻粒。
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公式如下[4]:
病穗率(%)=×100;
病情指数=×100;
防效(%)=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所有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
2.2 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第1次施药后10 d,处理F对稻曲病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93.03%、96.83%,高于处理A、B的防效,显著高于处理C、D、E的防效。第2次施药后 25 d(病情稳定期),处理F对稻曲病的防效仍最高,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92.23%、94.86%,高于处理A、B、E的防效,显著高于处理C、D的防效。
3 结论與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10 d、齐穗期各施药1次,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穗防效达93%以上,病指防效达96%以上。建议预防稻曲病应在水稻破口前10~15 d、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药剂首选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病穗防效达92%以上,病指防效达94%以上;其次可选择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病穗防效均达88%以上,病指防效达91%以上。以上3种药剂和防治时间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可进一步推广示范。
4 参考文献
[1] 乐丽红,陈忠平,程飞虎.南方粳稻稻曲病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探讨[J].中国稻米,2018(2):14-16.
[2] 黄蓉,黄瑞荣,胡建坤,等.稻曲病化学防控药剂精准使用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11):17-18.
[3] 张律行,吴建国.浅议通城县水稻稻曲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5):110-111.
[4] 胡玉兰.凤阳县水稻稻曲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8):119.
[5] 沈沛霖.萧山区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试验示范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7.
[6]孙莲.水稻穗期稻曲病和灰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