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阳市粮饲通用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了选择适宜南阳市种植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对河南省近4年审定及推广面积较大的籽粒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沃玉964、郑单528、联创808、五谷8617、先玉335是生物产量高、籽粒产量高、干鲜比达标、综合性状优良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粮饲通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3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素有“饲料大王”的美誉,是世界上用于生产奶、肉等畜产品最重要的饲料来源[1]。青贮玉米可分为3种类型,即青贮专用型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粮饲通用型玉米[2]。粮饲通用型玉米既可作为普通玉米品种种植,在成熟期收获籽粒,用作食物或配合饲料,又可以作为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和茎叶在内的整株玉米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3]。粮饲通用玉米具有非常大的弹性,不仅有较高的籽粒产量,也有较好的青贮品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价格及时进行调整,在收获季节临时确定其用途,粮价高时可收获籽粒卖粮,青贮紧俏时可作全株青贮饲料使用。因此,发展粮饲通用型玉米是推进南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4],是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因而选择适宜南阳市种植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尤为重要。为此,选择了河南省近4年审定的及推广面积较大的籽粒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抗病性和抗逆性进行比较、筛选,以期为南阳市大面积推广粮饲通用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海拔120 m,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土质为黑黏土,前茬作物为小麦。
  1.2    试验材料
  选择了河南省近4年审定及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共计19个,分别为郑单958、先玉335、航星11-8、联创808、先玉1140、郑单528、郑单1002、五谷8617、秋乐368、北青340、北青380、泛玉98、沃玉964、金诚12、豫单9953、怀川39、创玉107、京农科728、SK567,试验用种均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8 m2, 6行区,行长5 m,行距60 cm,株距22 cm,每行23株,密度7.5万株/hm2。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7年5月30日整地,结合整地,基施氮磷钾复合肥(17-17-17)750 kg/hm2,6月3日播种,穴播,每穴2粒种子,6月11日出苗,6月19日用烟嘧磺隆莠去津+甲维盐·高氯除草防虫1次,6月22日定苗留1株,7月20日灌溉1次,其他管理同当地大田。8月24日在各小区第2行连续取10株对植株生物产量进行测定。10月20日收获后考种测产。
  1.5    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分析
  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间,其中6—9月平均气温为25.5 ℃,较常年(25.1 ℃)提高0.4 ℃;总降水量为461.7 mm,较常年(513.2 mm)减少51.5 mm;总日照时数为707.2 h,较常年(664.0 h)增多43.2 。
  6月中下旬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有利于玉米蹲苗,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遭遇高温和干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抽雄、开花和散粉,对玉米最终产量有所影响,但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高温对玉米的影响。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持续强降雨,导致玉米收获期推迟近30 d左右。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内,19个玉米品种在本区出苗期一致,抽雄吐丝期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先玉335和豫单9953生育期较其他品种生育期短(96 d),其他品种均与郑单958相同(97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株高是反映玉米生物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对玉米产量及其抗倒伏性状等具有重要的影响[5]。各品种在7.5万株/hm2密度下,株高在193~287 cm之间,先玉1140最高,为287 cm;秋乐368居第2位,为283 cm;SK567最矮,为193 cm。穗位高是构成玉米理想株型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其对产量及其抗倒伏性状等具有重要的影响[6]。各品种在7.5万株/hm2密度下,穗位高在90~125 cm之间,先玉1140最高,为125 cm;五谷8617居第2位,为123 cm;其他品种都在90~119 cm之间,豫单9953和创玉107最矮,为90 cm(表1)。   2.3    穗部性状
  穗粗、穗长、秃尖是玉米穗部性状的重要指标[7]。各品种在7.5万株/hm2密度下,穗粗在4.2~5.0 cm之间,郑单528最粗,为5.0 cm;北青340最细,为4.2 cm。穗长在14.0~19.2 cm之间,懷川39最长,为19.2 cm;郑单9953最短,为14.0 cm。秃尖长在0~0.7 cm之间,联创808最长,为0.7 cm;郑单528、五谷8617、郑单958、泛玉964、创玉107无秃尖。百粒重在27.71~34.94 g之间,豫单9953最轻,为27.71 g;京农科728最重,为34.94 g。
  2.4    产量
  2.4.1    籽粒产量。籽粒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密度7.5万株/hm2时,参试品种籽粒产量在7.56~9.97 t/hm2之间,沃玉964产量最高,为9.97 t/hm2,产量排序依次为沃玉964>郑单528>豫单9953>怀川39>五谷8617>金诚12>联创808>先玉335>京农科728>郑单958>先玉1140>创玉107>SK567>郑单1002>北青380>秋乐368>航星11-8>北青340>泛玉98(表2)。
  2.4.2    生物产量。全株生物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密度7.5万株/hm2时,参试品种生物产量在41.10~79.93 t/hm2之间,航星11-8产量最高,为79.93 t/hm2;其次是沃玉964,产量为79.87 t/hm2;先玉1140居第3位,产量为76.10 t/hm2,这3个品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排序依次为航星11-8>沃玉964>先玉1140>郑单528>北青380>联创808>郑单1002>先玉335>五谷8617>SK567>北青340>京农科728>秋乐368>怀川39>豫单9953>郑单958>泛玉98>金诚12>创玉107(表2)。
  2.4.3    干物质产量及干鲜比。全株干物质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00<0.01)。在密度7.5万株/hm2时,参试品种全株干物质产量在12.67~24.33 t/hm2之间,沃玉964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4.33 t/hm2;其次是航星11-8,产量为24.11 t/hm2;先玉1140居第3位,产量为23.85 t/hm2,这3个品种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干鲜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密度7.5万株/hm2时,参试品种干鲜比在24.59%~32.73%之间,郑单958干鲜比最高,为32.73%;其次是SK567,干鲜比为31.44%;先玉1140居第3位,为31.33%,这3个品种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干鲜比最低的是郑单1002;其他品种干鲜比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沃玉964、郑单528、联创808、五谷8617、先玉335籽粒产量较南阳市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14.10%、10.96%、5.03%、6.86%、3.59%;全株生物质产量较郑单958分别增产44.48%、26.35%、21.12%、10.24%、13.94%。综合比较籽粒产量、全株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干鲜比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沃玉964、郑单528、联创808、五谷8617、先玉335是生物产量高、籽粒产量高、干鲜比达标、综合性状优良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这5个品种适宜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
  大力发展粮饲通用玉米的种植,引进和选育出优质高产品种,以玉米作饲草发展畜牧业,将大力推动南阳市农牧业的协调发展,是保障南阳市畜牧业乳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4    参考文献
  [1] KUCHE C.不同杂交青贮玉米对肉牛和奶牛饲用价值的评定[J].国外畜牧科技,1999,26(4):15-18.
  [2]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青贮玉米的类型与评价标准[J].北京农业,2002(11):27-28.
  [3]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J].玉米科学,2002,10(4):3-4.
  [4] 陈伟军,刘记强.基于“粮改饲”政策下南阳市畜牧饲草产业发展路径[J].河南畜牧兽医,2017,38(8):3-5.
  [5] 武少元,刘丽娜,赵海超.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29(3):54-58.
  [6] 宋方威,彭惠茹,刘婷,等.利用三重测交群体剖析玉米株高与穗位高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J].作物学报,2011,37(7):1186-1195.
  [7] 李新娜,陈俊霞,苏文勇.不同玉米组合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6(4):37-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