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时效性入手,在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电路实验课程中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电路实验;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G48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12
0 引言
评价体系是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路实验的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公正的描绘教学质量,有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行为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教师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状态[1]。
传统电路实验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关注不够[2],虽然评价类型看似完整——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形成性评价,如表一所示,但其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时效性都不尽如人意,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流于形式。
从评价内容上看,该体系的平时成绩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及课后复习三大部分。对于课前预习,主要通过预习报告评价,但学生全盘照抄实验指导书的比例相当大,这种动笔不动脑、机械复制课本的预习模式完全无法达到预习效果。对于课堂表现,教师一般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评价,不同的教师评价标准难免存在差异,客观性不足。对于课后复习,则主要通过实验报告评价,但学生相互间抄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除此之外,通过分析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掌握程度并不全面,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其能力难以体现。从评价的时效性上看,学生对自己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不自知,想让其及时纠正也就很不现实,而教师又没有渠道了解,自然也无法及时介入,更谈不上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了;课堂上的实验内容经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在课内完成的现象,而学生在课外做实验的表现教师无法获取,相关评价只能拖到下次实验课上进行,这样的评价既不准确也影响了下次实验课的正常教学。
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诸多发展推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3],也为我们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导入更多的形成性评价要素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电路实验课程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4]并综合考虑可操作性,我们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和细化,适当降低了终结性评价(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相应提高了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同时除终结性评价外,将所有的评价过程都放到了线上, 并增加了线上系统自动评分方式,在客观性上有所改进。新的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下五项任务:(1)观看线上实验教学视频;(2)学习线上实验课件;(3)撰写预习报告并以图片形式提交到线上;(4)用面包板搭建好电路并以图片形式提交到线上;(5)参与线上预习效果评价测验。其中任务一、二、五都由线上系统根据其记录的学生学习行为并根据表二中的权重自动评价打分,任务三、四则由教师根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完成质量在线上打分。
在课堂阶段,学生将测量数据上传到线上,系统根据教师预设的评判标准对数据进行自动审核,教师和学生都可实时得到审核结果,错误的数据自动打回给学生重测,最终线上系统根据测量数据准确性(错误数据的比例及打回重做次数)和完成实验速度(数据提交的时间)给出部分评价成绩,另一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课态度、操作规范性、故障排除能力)作出评价并记录在线上。
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下四项任务:(1)如果课堂测量任务未完成或测量数据有误的,必须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数据审核由线上系统自动完成;(2)参与线上发布的本次实验总体掌握程度评价测验;(3)在线上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在线上批改;(4)选做课后拓展实验,相关测量方案、数据表格,电路图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提交到线上由教师审核评价。
2 新的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我们从2018起采用以上评价体系实施了近两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试点,从学习态度、预习效果、课堂表现、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对试点班和普通班进行了对比,并向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从学习态度上看,试点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超过普通班,实验数据及实验报告抄袭现象大幅度减少;从预习效果和课堂表现上看,试点班通过课前线上预习,基本达到了预习要求,课堂实验完成的速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普通班学生相比都有很大改善;从考核成绩上看,试点班也优于普通班;填写的问卷调查显示,试点班学生普遍认同新的评价体系,认为该评价体系虽然让自己承受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但学习的指向目标更清晰明确,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自身问题。
3 结语
借助线上系统,我们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获得了更多维、更精细的描绘学生学習行为和状态的实时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对教师与学生都是透明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数据诊断教学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自身学习成效,及时查缺补漏。而且,在成功地将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所有的评价数据实现电子化后,其中约四分之一的审核工作脱离了人工,教师的重复性劳动量明显下降,在课堂上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姜乃力,孙永平.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6):56-58.
[2]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3):96-100.
[3]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5(03):74-83.
[4]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0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