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资源管理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力建设项目存在危险作业多、施工面广、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做好应急资源管理工作是项目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从“外部资源”、“内部管控”、“思想认识”三方面剖析了目前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然后针对性提出“明晰需求”、“强化演练”、“资源共享”三项管理对策,助力电力建设项目强化应急资源管理工作;最后结合近年来国家、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对应急资源的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资源;应急管理
  0 引言
  应急资源是指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资、装备、资金、设施、信息和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总和,充足的应急资源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并能使受到突发事件冲击后的项目尽快恢复常态。应急资源的保障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具有关键作用,是应急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电力工程项目包括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及送变电工程和水利、水务工程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施工面广、危险作业多、人员复杂、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不确定等特点。不少电力建设项目地处偏远地区,不但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发生事故后更是受各类条件所限,缺乏有效的应急资源进行现场救援,导致事故后果无法有效控制。应急资源管理是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项目防灾减灾的必要保障。
  1 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1.1 外部社会资源匮乏
  随着城市电网市场的萎缩,电力建设企业推行“走出去”战略,走向欠发达国家地区、偏远山区提供电力建设服务。在此背景下,电力建设项目往往与地方医疗机构、消防救援机构相距甚远,甚至有些地点处于无人管、无信号的无人区,地质与气候信息不全,项目具体位置无法清晰描述,突发事件发生后无法及时得到社会救助,应急救援工作多数需依靠项目部自身力量。
  1.2 内部管控难度大
  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作业普遍存在点多、面广的情况,线路、光伏、风电等项目无法实现围墙封闭施工,施工作业人员分布在项目各个角落,部分作业区域无通信讯号。同时,分包商使用临时工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人员信息掌握不全,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不完善,应急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有限,应急知识与项目应急信息未能有效普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不知道有哪些应急资源,不知道如何进行应急处置,不知道向谁报告事故信息;项目部预警及应急响应信息也往往无法及时传递至所有作业人员,无法及时调动应急资源。
  1.3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少施工单位对应急工作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认为应急资源投入是浪费资金,不主动学习应急管理知识,不认真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任何项目配置的应急物资均是灭火器、担架、药箱,任何项目开展的应急演练均为灭火器使用训练。应急资源的配置与风险辨识脱节,应急资源的管理与安全管理脱节,应急资源的使用与应急演练脱节,应急管理流于形式。
  2 完善应急资源管理的对策
  2.1 明晰需求,配置资源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应急资源主要包括应急人力资源、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应急设施、应急技术与信息等。电力建设项目开工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辨识评估不可接受风险,针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配置相应的应急资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项目,需配置的应急资源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电力建设项目应配置的应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应急人力资源。应急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等。应急管理人员为应急管理的核心力量,应熟练掌握应急管理知识,负责编制项目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与应急培训等工作,一般由项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担任;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核心力量,应熟练掌握现场急救技能,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参与人员救助,应急救援队伍可根据项目规模、危险性等不同情况,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应保持稳定,覆盖至各班组;应急专家是指具备应急救援专业知识的人才,项目部可能发生的每类突发事件均应至少确定一名专业人士作为应急专家,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应急物资、装备、设施。应急物资主要包括生活物资及医疗救助物资,饼干、罐头、瓶装水、棉衣、被子、急救药箱等常见物资均可作为项目应急物资管理;应急装备包括车辆类、防护类、监测类、救生类、抢险类等,警戒带、手电筒、喊话喇叭、梯子、铁锹、斧子、绳索、对讲机、车辆,以及施工单位的挖机、装载机、吊车、柴油发电机、水泵等均可作为项目的应急装备管理,项目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为应急救援提供保障。项目应急物资、装备、设施应定期检查,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社会救助机构、应急协作单位。项目部应与地方消防机构、医疗机构、公安部门建立联系,明确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得到社会力量的救助或远程指导。对于地处偏远地区的项目,还应与周边项目、周边单位或机构组织(包括工厂、学校、村庄等等)建立联系,签订应急互助协议,发生突发事件后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减少事故损失。
  2.2 强化演练,掌握资源
  完成应急资源配置后,如不加以训练使用,发生突发事件时仍会发生职责不清、人员混乱、设备物资使用不当等问题,大大影响应急響应的效果。应急资源涉及人员、信息、物资、装备、周边单位、社会机构等多个方面,应急资源的使用不仅仅是应急物资或装备的使用,而是多空间、多维度的联动训练,需要对整个应急响应流程、响应措施进行系统性演练,即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根据应急预案,针对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所进行的系统性演习。应急演练应编制演练计划与脚本,设置具体的突发事件,演练过程中各角色应有具体台词、动作,将整个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救援的过程串起来、演出来,从而使各方人员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的使用时间、使用方法。立体式、联动式的应急演练能最大限度地验证并训练使用应急资源,应急演练结束后还应对演练效果及应急预案的适用性进行评审,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强化应急资源管理工作。
  2.3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应急资源作为安全生产“事后”保障资源,其价值主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得以体现。“事前”过多的应急资源投入显得缺乏经济效益,未发生事故则造成浪费;过少的应急资源更是无法满足项目应急需要,一旦发生事故则得不偿失。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资源的投入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远水难救近火”,相邻项目(单位)“抱团取暖”可以视为提高应急资源使用价值最有效的方法。相邻项目(单位)在签订应急互助协议的基础上,共享应急资源,交换资源信息,联合开展应急演练,统筹建立区域应急资源。随着加入项目(单位)的增多,区域内“人多力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各项目(单位)通力协作,应急资源充分使用,应急救援力度大大增强。
  3 结语
  2018年3月,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8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面推进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与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特征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都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度与挑战。
  对于应急资源管理,今后也将必然会走向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发展。社会应急资源将不断完善,拓宽覆盖面,借助信息化技术逐步建立应急资源网络与云端数据,在自然环境、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等方面为电力建设项目提供信息资源、专家指导、专业救助等服务,进而加强应急资源的外部保障。在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推动下,电力建设项目也将必然迎来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资源的内部管理日趋规范,人员应急能力水平稳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内外协同推进下,电力建设项目应急资源将实现高效能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强大而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DL/T 1921-2018 [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2]于瑛英.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的资源需求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0(9):47-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