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强烈的,而信息技术相关技能也成为了必备的技能之一。隨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学校、家长各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中多发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策略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学生虽然对电脑知识已有大致了解,确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个学科,且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枯燥性,需要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基于此,教师要明确只有学生积极学习并对信息技术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展开。故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兴趣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享受信息技术课堂并积极参与实践,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1 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1.1 为学生减轻思想负担
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个学科,即便是已精通电脑知识,但对学科内容了解不够充分,学习起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学习的开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其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加便利且快捷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若是对学科的内涵不了解,学习起来必然会产生畏难的心理。故培养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能为学生减轻思想的负担,克服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恐惧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该课程的学习。
1.2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工具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学习课堂自信心。但是,若是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话,也就会加倍认真的学习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问题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讲授新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更主动地去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好,学生更能融入课堂中,充分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多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育观念格式化。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多数教师还是不能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仍然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仅单纯的传授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的实践作用,忽视了动手操作对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作用。仅有教师的示范实验过程与理论讲解是全然不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缺乏足够的学生的自主实践时间。第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初中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庭环境,有些家庭重视对学生多种素质的培养,学生对这个方面的知识的了解比较丰富。当然,这还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有关,基于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同,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的了解情况不一致,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初中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第三,信息技术全然忽视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其内容好奇心与兴趣度强,且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这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但大多数课堂较为死板、枯燥乏味,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3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3.1 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教学来讲,老师与学生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重要问题,不仅能够帮助营造一个更轻松的课堂氛围,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术首先应认识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个深入的了解,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合理的民主开放的互动交流的氛围,以吸引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动画演示、趣味视频播放等新颖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展开沟通交流,探讨自己心中的“信息技术课”是什么或对课堂活动的期许,以此来辅助学生快速高效学习枯燥的理论。另外,可增设师生之间相互“问答”的环节,教师和学生轮流给对方提出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的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3.2 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
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不同人之间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不同学生体现出来的主体差异性,可能不同的学生对于电脑、手机等智能化设备认识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从基础认知、知识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来,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避免同质化教学方式,顺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采取分小组训练的方法,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科学地划分小组,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背景,还能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具体的说,在课堂活动展开之前,教师可先进行一个小测试,判断学生的基础情况,根具体的情形来给学生分组,展开难易程度不同的主题性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中级难度的内容出发,例如让学生编写简易的小程序、制作小动画、幻灯片等,还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浏览并寻找最具价值的答案。对于程度不太好的学生,可以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开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可以让学生练习打字、制作表格、调整文档格式等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能够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3.3 通过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其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支撑,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多多练习。那么,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就更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展开。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中处处都是信息技术知识的体现,教师应将生活中的各个情景表现拉入信息技术课堂,通过营造生活中的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实际,日常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课堂知识去解决身边发生发生的问题,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亲自实践过,才能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先演示一遍完整的创建表格、计算、标红等各个步骤,让学生学习一遍后再鼓励学生上机操作,教室要在学生遇到不会的步骤时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创建出这个表格,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初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爱好,这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助推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高,在计算机技能已成为一项必备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初中教学应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引导,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还要引入生活中的事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美英.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浅析[J].赤子,2015(18):277.
[2] 张玉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169.
[3] 吴英华.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5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