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技术型高校分类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主体,承载着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殷切期望。因此,每一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在近年来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改革,宿迁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开展了分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表明,分类人才培养改方案革是可行的、正确的。针对分类人才培养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笔者就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和进入深水区后的探索做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分类人才培养;奖惩评定制度;电子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20)05-0-04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方案简述
  1.1 分类人才培养实践历程
  2013年9月,首次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层人才培养改革”,撰写方案,对方案中实践教学部分开展局部试点实践;2014年9月,修订方案,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改革”,对不及格率较高的课程开展考核方式改革,实践3门课程;2015年3月,正式出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实验教学改革,试点小班化教学和实验考核方式改革;2016年3月,依据方案,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年质量工程计划(2016—2020年);2017年3月,依据方案,提出导师制,建设导师工作室;2018年3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改革顺利推进中,并获得学校和信息工程学院前所未有的支持。
  1.2 分类人才培养方案简述
  分类人才培养是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设计的一套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4年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分类培养培育阶段”(一年级上至二年级上,共3个学期),该阶段完全执行现有培养计划,重在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目标和职业规划为主,以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学好高等数学为最大目标;第二阶段为“分类培养实施阶段”(二年级下至毕业,共5个学期),该阶段将根据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参考学习成绩,由学生自己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发展方向设置为两个方向,一个侧重于理论学习,目标为毕业时能够继续求学、深造;另一个侧重于实践学习,目标为毕业时掌握更多、更深、更广的专业实践技能,增加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从第三学期开始,将原有的班级重新分班,分为“卓越工程师班”和“创新人才班”,班级人员采取浮动制,每学期开学前每位学生可以有1次申请调换班级的机会。两个班级采用相同的授课教师、相同课程、相同学分、相同计划,不同的是两个班级对其所学的5门课程(继续求学、深造必须要学好的课程)开展分层教学,两个班级的选修课程根据分类培养目标不同而选择不同,同时要求创新人才班学生全部要参加每周的晚自习集中学习,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全部参加电子小组学习(学生课外实践平台)。为了加强分类培养的过程管理,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5分的创新学分,创新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但作为合格毕业生的必要条件,两个班级对创新学分的获取途径不同。分类人才培养方案框图如1图所示。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类人才培养实践成果
  自2015年正式开展分类培养起,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1 教学计划具备先进性
  优化教学计划,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在二年级学习结束后,基本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计划调整情况见表1所列。
  2.2 遴选分层教学课程
  经过综合考虑,遴选出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10门课程作为分层教学课程。分层教学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人才班的教学难度明显加大,以考研的深度和广度为参考,卓越工程师班则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适当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难度。
  2.3 考试不及格率显著下降
  近进来,不及格率较高课程卷面不及格率显著下降。电子专业5门卷面不及格率较高课程近年来不及格率变化情况见表2所列。
  2.4 创新人才班,研究生考取率稳步提升
  近五年来,硕士研究生考取率一直稳居全校38个专业前八名,位居理工科专业前三名,2019届位居全校38个专业第三名,创造毕业9届学生中最佳成绩。研究生考取比例如圖2所示。
  2.5 卓业工程师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著增强
  在科竞赛中,坚持推荐电子专业最具含金量的全国(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为主要学科竞赛(均为教育部认可的A类竞赛)。在2013届至2019届连续7届全国(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
  2015届至2019届连续5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实现了“每年都参加、每年都获奖”的不俗成绩。2016年拿到了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创造了宿迁学院在两项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19年首次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比赛,5支队伍中有3支队伍获得江苏省三等奖;申请并获批江苏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6项、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8项;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1项,宿迁学院优秀毕业设计6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篇。
  3 分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思考
  3.1 为什么要进行分类人才培养?
  以上成绩的取得说明前面的各项改革是正确的,但也清晰的看到:尽管考研成绩斐然,但毕竟更多的学生考不上;尽管学科竞赛搞得有声有色,但毕竟也只有15%的学生积极参与。也就是说,学生更多将进入社会,进入社会的人中更多的也没有投入到实践技能学习中去。因此,笔者认为应用技术型学校所承担的教育职责应该更多是培养“走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理解“应用型人才”,这里认为,针对应用技术型学校而言,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具备本科高校学生相当的理论知识基础,具备比职业学校学生更高的实践技能”。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无法满足追求更高深理论知识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有效提高追求更高实践技能学生的教学质量。   通过对多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调研,均显示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现象明显,主要呈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有20%左右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心考研,所以学习自觉、认真、刻苦;第二层次有30%左右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坚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模糊、飘摇,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第三层次的学生占到50%左右,这部分学生没有任何目标,整天混迹于校园,对理论学习有较强的发自内心的抵触情绪,但他们却对实践教学抵触情绪较小,相对喜爱做实验。
  三个层次的现象,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呈现出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普遍真实状态。近年来,“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缺乏目标,缺乏自信”的观点已基本成为共识。
  目标与自信相辅相成,如何让学生“树立目标,拥有自信”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分类人才培养改革的最早初衷。
  细思之,之所以呈现三个层次,是现有的“统一培养”模式导致的。采取分类培养后,第一层次学生将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授课条件,第二层次的学生将不复存在,他们要么考研、要么学习实践,第三层次学生将被全部加强实践学习。也就是说,分类培养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为自己树立目标,并不得不为自己选择的目标而奋斗。
  综述,分类培养的目的是:以分类培养为准绳,助推、强化学生尽早确立目标;以课后实践教学平台为载体、以分层教学为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所需知识的需求;以创新学分为抓手,夯实、提升分类培养的过程管理质量,最终实现“因材施教”。
  3.2 为什么要在第四学期开始分类人才培养?大二时分类培养是否为时过早?
  学生在前三学期阶段,由于学校管理严格,学风整体较好,学生还没有沾染不良习惯,有较强的上进心。在这个阶段引导分类培养,学生积极性高、认同感强,此阶段的分类培养引导较好的促进了此阶段的学风建设。如果将时间向后推延,学生将进入“油条、老练”转变期,加之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自觉性、自律性、自控性普遍较弱,第二层次中绝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这个阶段转向第三层次。综合考虑,最终将分类人才培养的实施阶段设置在第四学期开始。实践结果表明,所设置的时间点是正确的。
  3.3 学生在第三学期末能够做出正确的分类选择吗?后期可以转换班级吗?
  选择是否正确,在选择的时候是无法知道的,需要实践才能证明,故选择时只能是依靠当时的条件做出相对的预测抉择。为此,对学生分类的选择,允许其后期的更改,我校对创新人才班和卓越工程师班的人数采取了“浮动制”,每个学生每学期初有一次重新选择调换班级的机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尽管这个目标在今后或许不是正确,但至少在树立目标的这个学期里,学生是有奋斗、努力的方向的,也就不会虚度这个学期。如能做到每个学期都有目标,则整个大学时光也就不会虚度。“浮动制”的灵活性、人性化,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分类选择的后顾之忧。实践表明,每学期均会有学生重新选择,但人数不超过所在班级人数的10%。
  3.4 为什么要设置创新学分?
  分类培养较好的帮助了学生确立目标,但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在实现目标中培养自信,是分配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标需要一步步艰辛的付出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凭借个人的自觉性、自律性、自控性沉下去、坐得住,这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才能做得到,做到了,自信也就有了。
  创新学分设置目的,就是要在学生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意在加强过程管理,帮助学生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分类培养后,两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过程管理中也会出现差异,因此,两类学生创新学分的获取途径和条件也不尽相同。
  3.5 是否会呈现创新人才班都是“好学生”,卓越工程师班都是“差学生”现象?
  所谓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人们用“文化成绩高低”习惯性思维来定性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文化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够再用文化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更是如此。
  分类培养中的“分类”,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的兴趣、志向、职业规划做出的选择,与个人文化成绩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化成绩只是为学生做出选择提供一种参考。笔者认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选择,都是他们的个人目标,都是值得尊重的,这两种选择没有贵贱高低之分。
  实践表明,在几年的分班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对分班的结果表示不满意。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创新人才班也并没有表现出比卓越工程师班更优秀,相反,卓越工程师班的课堂氛围更好,学生求知欲更强,实践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创新人才班,但理论文化功底整体要略低于创新人才班。
  3.6 期末考核如何开展?对学生评奖评优有何影响?
  分类培养后,课程的期末考核应分开考核,两类学生不再使用同一试卷考核。对学生的评奖评优,根据分类培养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利于激励两类学生的配套条文制度,分类评比。
  在实践中,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分类培养后,两个班级采取了相同的“任课教师、教学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学分”,课程的期末试卷采用同一试卷,难度以卓越工程师班为基准,评奖评优采取了按照班级分类评比。实践表明,学生对期末考核方式和评奖评优的形式均表示理解和赞同。
  3.7 分类培养未来的方向
  随着分类人才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深入探索。
  (1)探索人才培养形式的多样化
  通过外聘高校教师为学生授课,邀请企业人员或高校教授给学生做讲座,以及与华清远见教育集团联合开展相关课程教学,让学生多途径、多方位获取知识,助推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探索“以赛促学” 和“分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以鼓勵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抓手,推行竞赛导师制,开展“项目式”实践教学,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考核改革,用分层教学实现学生对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以赛促学” 和“分层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探索新的奖惩评定制度
  制定符合两类学生实际的奖惩制度,修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修订学生专业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评定办法,新的评定制度要起到激励的最大化作用。
  (4)推动教师“双师型”转型
  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在课后的实践创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交流指导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推动教师转型。
  实践表明,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达到了改革的预期,实现了:“分类分班”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创新学分”有效的加强过程管理,“集中学习”和“电子小组”为学生创造更好学习环境,“新评定办法”高效激励。
  4 结 语
  笔者实践表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永远没有止境,要真正的做好某项人才培养改革必须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谢和平教授说过的话表明在当前环境下,做好一项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易与艰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永远在路上,只要学校重视,无论地处东南西北都能实现,关键是要用心来想,用心来抓,持之以恒来推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是“一把手工程”。我的切身体会是,对于本科教育,校长可以不分管,但要亲自管;可以不具体抓,但要用心去抓;可以不方方面面投入,但要舍得教学投入,投在学生身上,就是投在党的未来事业上,就是投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上。
  参考文献
  [1]尤慧,朱文芳.我国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研究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7(3):91-95.
  [2]王继元.行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J].江苏高教,2019(3):71-74.
  [3]牛风蕊,陈少平.台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6(2):26-31.
  [4]袁媛.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分流机制探索[J].江苏高教,2018(4):37-39.
  [5]魏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76-77.
  [6]张志红,周雨青,赵馨蕊,等.“新工科”理念和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8(5):94-102.
  [7]李澄非,梁淑芬,姜少华.校企协同立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9(6):27-30.
  [8]王维虎,刘延申.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4(10):88-89.
  [9]方利,于晓鹏.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6,6(1):106-107.
  [10]肖宏治,崔忠伟,吴宏达.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质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6,6(8):114-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4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