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水健康养殖的构想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海水养殖是在特定的海洋水域环境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它是沿海地区渔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海洋产业的新增长点。目前海水养殖产业以提高产量,提高品质,保证生态效益为目标,纳入到国家重点战略当中。最近几年,广西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在整个渔业经济中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地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养殖条件和养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影响海水健康养殖的许多制约因素和新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广西自治区海水健康养殖现状,然后论述了海水健康养殖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海水健康养殖的构想与推进,最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路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广西海水健康养殖现状
  广西自治区的海岸线较长,高达1500多公里,沿岸岛屿有600多个,岸线长400多公里,适宜养殖水产动物的水域面积在6.7万平方公里。水域滩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产对虾、青蟹、珠母贝、牡蛎、文蛤、石斑鱼、银鲳等。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养为主的方针指导之下,该地区加快了海水健康养殖产业的发展,海洋水产逐渐向着高质量高品质方向转变,海水养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的海水养殖面积呈现逐年扩大趋势,现阶段已经超过了6万多公顷。通过发展海水养殖,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很多渔民依靠发展海水养殖,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顺应市场需求,在稳定常规鱼类品种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优质水产的养殖种类,目前已经发展到30多个,养殖品种的多元化,极大的丰富了鱼类市场,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新时期,在长时间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养殖户看到了传统养殖模式所造成的高污染,高消耗,并逐渐向着高产高效方向转变。在养殖模式方面积极推广混合养殖、轮养、立体调养、网箱养殖、深水交替养殖对虾、高位池塘养殖等技术,逐渐由岸边滩涂向着浅海方向推进,逐渐由单一的养殖向着立体化养殖发展,逐渐形成了鱼、虾、蟹、贝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目前广西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对虾、珍珠、文蛤、泥蚶、金鲳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为主要产品的海水健康养殖基地。在广西自治区的不同地区加快构建了优势水产动物养殖基地,并逐渐形成了观光生产于一体的海洋牧场。
  二、海水养殖面临的问题
  1、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城市毗连海域,港口海湾和流入海口沿岸海域的水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现污染逐渐加重的态势。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养殖户没有选择正确的养殖模式,另一方面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富含有机质和农药的污水随意排放到海域环境当中,造成了近海海域水质恶化严重,不利于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养殖户在发展海水养殖产业过程中,选择了不当的养殖模式,使得养殖水体环境呈现出现恶化趋势,特别是水体当中残留的饲料量较高,饲料当中的蛋白质、氨氮等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之后,使得水体呈现负营养化,开始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从而给水产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大量新增的养殖区域或者毗邻的水域区域,养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养殖设施的屏障保护功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从而造成多种有机物质在海水当中不断蓄积,使得各种污染物得不到充分有效的稀释,长时间滞留在水域环境当中,水质恶化严重。
  2、水产资源开发不合理
  在海水产业发展过程中,渔业管理制度虽然推行了一段时间,但在水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情况,普遍存在着开发无序、开发不合理的现象。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不合理,很多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与水域的承载能力相违背。现阶段在养殖规模确定过程中,主要依据养殖户的认知,养殖规模确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通常情况下是由市场进行主导,缺乏科学依据和宏观政策调控。很多渔民看到养殖某些水产动物有利可图,便一股脑的投入进去,由于养殖密度增大,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水体当中的溶氧量逐渐下降,水产动物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造成水产动物在养殖期间经常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在某些名贵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做好科学的水产资源开发利用,不能够妥善利用水域环境,就会造成多种传染性疾病的繁殖生长,影响到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水产动物品质资源严重退化
  这些年,在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偏重养殖数量,不注重养殖质量的控制,在品种选育,品种选择过程中,经常存在近亲杂交,近亲繁殖,无序杂交的现象,使得原有的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呈现逐渐退化逐渐下降的趋势,导致水產动物生长发育速度缓慢,养殖周期变长,个体较小,抗逆性减弱,在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另外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区域也不注重做好优质水产动物的品种选择,品种选育工作,不能够培育高质量的水产动物,优质种质资源的总量相对较少,增产增效速度缓慢。
  4、区域间的水产动物养殖严重失衡
  在不同的海水环境当中,生长着不同的水产动物。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养殖户没有充分调查充分掌握一个水域环境的动物种类,种动物结构普遍存在着养殖种类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池塘对虾、滩涂贝类养殖过程中,养殖种类和养殖群体单一,整个群体的抗病能力较差。由于养殖规模较大,严重超过了水域环境的承载能力,掠夺式的养殖使得海域环境呈现逐渐恶化趋势。结构单一,高密度养殖模式之下,生态环境的能量循环存在了严重阻碍,由于掠夺式获取,水体营养物质逐渐匮乏,造成物质循环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混乱,生态环境失衡,使得某些污染物致病原微生物异常蓄积和繁殖,最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流行。
  三、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的构想与推进
  1、加强海水养殖结构的调整,制定完整的规划
  在海水健康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海水生物的合理搭配和养殖密度的科学控制,应该对水产养殖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在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时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研。养殖户在发展海水健康养殖产业时,应该注重科学投喂饲料,这样能够降低饲料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确保整个水域生态平衡。在今后海洋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化工程化养殖为主,逐渐替代过去不合理养殖,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的养殖模式,这样能够确保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协调达到生态平衡。   2、加快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深海养殖模式
  长时间的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广西主要以近海水域养殖为主,由于养殖规模较大,使得近海水域环境恶化严重,为此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深海养殖模式。由于广西自治区的海岸线较长,岛屿数量众多,因此应该结合整体的养殖规划,在岛屿周围或者离岸40m以上的水域范围当中,加快养殖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推进深海养殖模式,构建复合型的养殖系统,进一步提高整个水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抵抗能力,扩大海水健康养殖空间,最终能够实现海水水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对养殖对象实施优良品种培育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海水水产动物种质资源退化,种质资源下降,抗逆性能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加快推进新品种选育,对原有的品种实施良种化,引导广大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逐渐减少中小规模养殖的数量,从而更好的调节水域环境。在进行水产疾病防控过程中,应该构建简便快捷有效灵活的水质监测方案,掌握水体的运行情况和污染情况,建立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不良信息快速检测体系,及时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保证海水动物的健康安全,更好的调控整个水域环境。
  四、海水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今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引导广大养殖户始始终做好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用法律手段控制和治理不当的养殖行为、养殖污染,更好的处理水产养殖和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项养殖资源能够得到科学的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对于陆地污染物的治理,应该放置在污染物形成的前端,增加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能力,避免这些污水排入到海洋当中。此外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治理,要用法律手段和管理措施,对重点排污的河流临海城市和直接排入大海的大中企业进行重点管理,明确规定污水的排放标准,要确保污水处理达标之后才能够向海洋排放,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各种有毒有害污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在海洋当中的排放,从而逐渐转变广大养殖户只注重利用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今后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做好养殖结构调整工作,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优化水产动物的结构,加快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另外还应该做好各种水产种苗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和新证换发工作,加大水产种苗在流通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要確保水产种苗生产的科学合理,保证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水域环境。
  2、构建完善的病害防治体系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各种病害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就需要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构建综合性的病害防治体系,这样能够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同时也能够保持水域环境合理。在水产健康养殖产业发展进程中,应该从长远角度规划水产养殖发展基地,制定完善的环保措施,组织科研力量,加大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科学攻关,提高疾病防治的应变能力,满足水产养殖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不断加强水产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发挥基层技术人员的作用。尤其是应该加强基层地区技术干部的培训教育,构建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推广队伍。在进行水产种苗引进过程中,一定要落实严格的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对种苗质量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确保种苗品质。另外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理念,从水质调控入手改善水域环境,这样能够减少致病原繁殖生长,切断致病原的传播途径,确保食产动物健康生长发育。
  3、加强对水产环境的监督管控,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
  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水产种苗、饲料、鱼药等生产产品的监督管理,确保各种产品投入科学合理,质量过硬。在今后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养殖理念,加快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快构建渔业质量标准体系,保证我国的渔业质量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品质。基层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不断加强新型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广大渔民都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性。
  4、严肃执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规范广大养殖户的水产养殖行为,就需要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加强渔业执法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我国渔业法和涉及渔业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行渔业养殖许可证制度,种苗生产许可证制度,要按照相关管理条例的要求,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养殖。组织编制水产养殖发展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对水产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和宏观指导。在水产养殖立项之前,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养殖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测。养殖项目要始终坚持生态成本核算,做到未雨绸缪,这样能够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制定完善的准入制度标准,确保相关养殖人员能够持证上岗。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始终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对于存在刑事责任的人员应该进行严肃的惩处,在社会上树立典型,确保水产养殖产业能够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535000 广西钦江农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74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