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今,各大高职院校都采用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工学结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展开论述,研究如何将存在的不足解决,高职院校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促进学生能顺利就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任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6-0167-01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一线生产建设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科学的引导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
2 “工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在平时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特别高。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布置各自的工作任务,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企业的竞争意识的熏陶下,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养成了良好健康的工作习惯,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增强了工作竞争能力,为今后毕业走向社会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典型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其次为校企合作。也就是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既受到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同时又完成了职业化的基本训练。而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又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实践机会,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目前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多数院校实施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还是“先理论后实践”,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原因还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还不够完备,在教學运行中很难达到工学交替的合理衔接。而专业课教师对企业的生产、社会实践了解不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其次,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企业的收益不明显,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对于学校的教育方法不是很专业,因此教学效果很难达到要求。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结构还未形成,数量严重不足。
第三,虽然目前根据各专业的学生情况制定了“工学结合”的相关课程内容,但是还缺少与之匹配的教材。
4对于存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迅速更新换代。而高职教育担负着为这些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使命,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学校教师深入了解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建实训实验场所,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和做出教学评价。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正确的身份认识,作为一名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按学校要求完成职业技能实践实习任务;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企业文化,服从管理,按企业工作规范完成岗位工作。课程结束,将按照学校和企业一起制订的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期终考核,考核达标者取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才能进行轮岗。还可将毕业设计环节放在企业进行。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建立校企互聘的双师队伍,一方面聘用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部分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材建设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同时,定期让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水平。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师资团队的整体实力,长期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相信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这些问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也能更好适应市场产业结构变化的节奏,增加专业的对口率,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 曾大恒.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250-252.
[2] 刘迎.机电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8(11):81.
[3] 岳晓峰,刘娴萍,唐新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9(7).
[4] 张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9):70-71.
[5] 王小艳,杨小燕,周玉青.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研究[J].智库时代,2019(18):77,81.
[6] 刘迎.机电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8(11):81.
【通联编辑:梁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15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