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内共建共享教育资源软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针对区域内学校教育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差,教育资源信息化管理混乱等现实,提出区域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理念。设计了以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发起学校为主单位,多用户共建课程、会议、活动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校内、校间、校外三级相关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用户的共享。 通过本系统良好的用户接口能实现县域内教育参与者共享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实现县域内的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关键词: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内;软件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 TP311. 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08.006
  本文著录格式:郭阳勇,张轩恺,雷川成. 区域内共建共享教育资源软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软件,2020,41(08):21-23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ware system of regional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dispersion, poor sharing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chaotic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Designed to build and initiate the school based on the reg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multi-user co-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meetings, activities and ot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sharing of related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society and other users in the region. Through the good user interface of this system, the educational participants in the county can shar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 the maximum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county.
  【Key words】: Educ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Within the region;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0  引言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融入各行各业,我国共享应用发展迅速,出现了P2P、 B2P和B2B等多种共享应用模式,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的涉及多个领域,共享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相对于传统教育,共享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要素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构建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使得共享教育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共享教育平台多为普适性的类似直播类型的系统,针对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较少[2,3]。
  针对区域内学校教育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差,教育资源信息化管理混乱等现实[4],提出区域化教育资源的新共建共享理念,设计了针对区域内学校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区域内学校共建教育资源提供统一的接口,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内学校教育水平。
  1  系统设计理念
  (1)通过区域内的学校组成教育资源联盟,共建课程、会议、活动等教育资源,并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具体的来说,就是通过区域内某个学校作为主学校,通过系统发起组建教育资源联盟,并由联盟内用户发起针对某门课程、某次会议、某次活动的共建活动,共同开展教育资源的建设,使得该教育资源质量更高。共建的教育资源,向区域内合法用户开放,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这里的区域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政划分的区域,即系统内学校来自某个行政区域,如一个县的所有学校;二是同类型学校的区域,即系统内学校都是一个教育水平、一个教育阶段等属性的学校,如同时农村学校,或者同时高中等。
  (2)教育资源共建团队的组建。共建资源发起者选择开展共建的区域内用户,发起课程、会议、活动等的共建需求,开展针对一门课程或者章节的建设,针对一次会议的会议前、中、后的资源完善与建设,或者针对一次活动如体育活动的活动前、中、后的资源完善与建设。通过共建,发挥大家的力量,能够逐渐打磨好课程,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共建,能够使会议、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完善会议与活动相关的资源,提升会议于活动的管理水平。
  (3)教育资源的共享。区域内共建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在区域内共享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的权限,区域内资源共享分为完全共享、部分共享。对于参与共建的用户,对于共建的资源能够实现完全共享;对于区域内一般用户,对于共建的资源只能实现部分属性与功能的共享。对于非区域内用户,系统提供部分共享资源。   2  系统架构分析
  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B/S架构,由于涉及到视频直播与点播功能,需要使用第三方的视频直播云平台,通过推流,使用腾讯云直播平台实现课程、会议及活动的直播功能,并对录制及上传的相关教育视频资源实现点播的功能[5]。在用户端,资源共建用户和资源共享用户即使用平台的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同一接口登录系统,通过账号权限来区分功能的使用[6,7]。
  系统总体架构包括服务器端、防火墙与路由器、ISP以及用户端等部分。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负载均衡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处理视频直播与点播业务,实现教育的在线直播与资源点播功能;WEB服务器运行系统WEB程序,为用户提供访问系统接口,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整个系统运行相关的数据并存储;负载均衡服务器实现用户、带宽、流量等的自动化分配、引流等。用户通过ISP提供的网络服务,访问系统WEB服务器,中间结果多级路由,进入系统前通过防火墙与负载均衡处理,合法用户能够访问WEB服务器,实现系统功能。
  3  系统功能模块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根据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功能主要的包括以下几部分[1]。一是资源共建单元,该单元实现所有教育资源共建功能,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共建、活动资源共建及会议资源共建等模块。二是资源共享单元,该单元对所有类型的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接口,通过不同权限用户对应不同共享资源的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该单元包括课程资源共享、活动资源共享及会议资源共享等模块。三是直播点播单元,该单元实现系统视频直播与点播的功能,即对课程、会议及活动等进行现场直播,实现直播课堂、会议及活动直播功能,并可以实现上传视频、录制直播视频的点播功能。四是用户与权限单元,该单元实现系统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及权限管理,主要包括区域学校管理、用户管理、权限角色管理等。区域学校管理实现构建区域共建共享联盟学校,在此基础上,通过角色与权限分配与管理,实现系统教师、学生、管理员等构建共享权限,实现本系统提出的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与需求。
  3.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资源共建单元实现多学校、多用户共建课程、会议及活动资源。由区域类学校具有共建资源权限教师发起共建需求。发起共建需求主要设置五个属性,一是共建资源类型的设定,包括课程、会议及活动等类型;二是资源量的设置,可以是一堂课、一次会议、一次活动,也可以是一门课程(或系列课程)、系列会议或者系列活动;三是参加共建的用户选择与设置,可以选择区域内学校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加入共建;四是共建成员权限的设置,共建成员可以设置一人一权限;五是共建时间属性的设置,共建成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源的建设。
  (2)资源共享单元实现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用户平系统教育资源与权限相关联的共享。对于普通游客用户,系统提供通知、公告及部分课程、会议与活动的资源共享。对于登录用户,系统根据用户类型、用户角色、共建角色等权限,对用户共享其权限可见下的资源。
  (3)直播点播单元实现系统资源的直播与点播,即实现课堂教学、会议与活动的网络直播,并支持视频资源的上传与直播的录制,进而实现点播的功能[8]。课堂教学直播结合教学的特点,具有直播、举手、PPT播放、讨论等功能。会议与活动直播,具有直播、发言、PPT播放、讨论等功能。由区域内教师用户发起课程、会议或者活动的直播,主要设置一下属性,一是建立直播主题与内容;二是选择直播对象,可以是某些人,可以选择班级、学校或者全体平台用户;三是选择直播时间,在该直播时间开始前发起对参与用户的系统消息提醒;四是设置直播共建用户列表,通过共建用户的共建,完善课程、会议及活动相关的资源。
  (4)用户与权限单元实现对系统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管理与分配,进而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首要的是学校权限的设置与管理,系统由主学校发起,主学校是超级管理员单位。由主学校添加与管理加入的新学校,并给新学校分配共建共享的权限。分配权限后的学校可以自建本学校教育资源系统,并由本学校管理员管理本校的教师与学生用户,分配其对应的资源共建与共享权限。主学校管理员主要对学校的权限进行设置与管理,各个学校管理员对本学校用户成员的角色与权限进行设置与管理。特别的是,系统对资源共建权限的设置与管理在用户管理模块与共建模块中共同完成。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系统,游客、登录教师及登录学生用户能够参加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用户权限的设计为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以共建共享为基础,设计系统相关功能模块;同时,平台引入视频直播功能,采用第三方的直播云与本系统的WEB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交互,设计教育直播及点播的方法与管理。另外,系统数据库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创建资源共建、共享、用户、直播等相关数据表与属性,实现数据的管理[9]。
  (1)资源共建工作流程,如图3图所示。资源共建包括课程、会议及活动资源的共建,其工作流程描述如下,由具有共建权限的用户发起共建需求,再由学校管理员审批该共建需求,审批不通过,可以修改需求或者重新发起共建需求,审批通过则进入资源共建环节:首先参与共建的成员对所有共建需求、共建相关资源及本人的共建任务可见,然后共建成员开始建设任务相关资源,并在规定的时间区间上传相关资源至系统,共建发起者对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不通过则有资源建设者重新修改上传,通过则完成该参与共建用户的共建活动,所有共建用户都完成资源共建或者时间已经截止则本次资源共建活动结束。
  (2)资源共享工作流程,如图4图所示。系统资源共享是系统最终目标,共享资源面向登录用户与游客用户,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共享资源的类型、范围也不同。资源共享流程描述如下,對于游客用户,进入系统主页面后,可以共享各个学校推送的游客用户可以共享的课程、会议及活动资源,以及平台的通知、公告等;对于登录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后,进入系统主页面,用户可以共享其权限下的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也可以选择跳转到该用户所在学校主页面,共享其权限下的本校内的教育资源。   4.2  软件实现
  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SP编程语言以及MySQL数据库[10]。用户通过WEB浏览器登录本系统的主页,如图5图所示,未登录成功前,该主页对所有用户可见且功能是相同。在用户登录前,系统默认是全区域及系统主界面,也可以选择区域内学校在登录,登录成功后就显示选择学校的用户端主界面。登录成功后,单击页面右上方的用户图标进入用户管理后端,如图6图所示,用户通过管理后端实现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用户权限、视频直播等的设置与管理。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建立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在区域内实现课堂、会议及活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基于B/S架构的共建共享系统,针对区域内学校及用户,实现了基于WEB的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同时,系统引入了相关教育资源的直播与点播功能,满足了资源共建共享对直播及视频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彭青. 从共享经济到共享教育:现实与发展[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 (02): 27-32.
  [2] 罗孟儒, 袁小一, 崔永.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 40(2), 34-38+50.
  [3] 颜文明, 王佳竹.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共建共享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03): 192-193.
  [4] 叶蓓蓓, 邱勋宇. 新时代背景学校共建共享创新实践个案研究[J].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2019, 40(04): 111-114+123.
  [5] 梁建胜, 谭思敏. 基于分布式禁忌人工蜂群算法的云视频直播优化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 36(12): 122-130+149.
  [6] 韩琦琦, 刘鑫, 曾云辉, 等. 海洋数值模式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0, 37(04): 6-11.
  [7] 朱臻, 窦小刚. 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 37(04): 1-4.
  [8] 刘伟杰, 李博. 基于B/S架构实时高清音视频监控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 2019, 42(12): 45-47.
  [9] 蔡冠群, 俞能海, 刘政, 等. 基于B/S模式的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19): 220-222.
  [10] 楊士卿. 基于 B/S 的一卡通会议签到系统设计与实现[J]. 软件, 2018, 39(05): 66-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1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