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省高校的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我省各高校应该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形势,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定位,优化专业结构,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管理上、教学上、学生个人素质培养上全面着手。“教”“管”“学”同时发力,既从严“治教”,也从严“治管”“治学”。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治教 治管 治学
恢复高考(1977-1998)的20多年,我国报刊上谈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文章并不多,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涉及这一话题的言论渐渐多了起来;但专门就提升吉林省高校教学质量的文章,还较少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不断上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能否获胜的关键。
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吉林省高等教育与全国一样,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吉林省是我国较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省份之一,以2009年为例,全省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所占比例居全国第六位。从总体上看,我省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尚未完全实现从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科学管理的转变。各地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导致教学质量问题凸显。
对高等教育质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是这样表述的:它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应该包括所有的功能与活动:教学与教学计划项目,研究与学术活动,教职工队伍,学生,建筑与设施,仪器与设备,对社区与学术环境的服务。“质量也要求高等教育应该以其国际维度为特点:知识的交换,网络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流动性,以及被考虑为属于国家文化价值与重大事件相关的国际研究项目。”
扩招以来,我省65所高校存在的新老问题逐一显露出来,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发展。具体表现在:(1)一些高校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师资等办学条件不足,在校学生人均可支配教育资源缺乏;(2)教学内容陈旧,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3)一些高校长期存在着教授、名师热心著书科研、不上讲台不愿讲课的现象;(4)教育观念落后,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各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重学科知识、重教师讲授,轻能力培养、轻整体知识、轻学生学习等问题。(5)一些教师习惯使用老教材,备课省时省力,不能与时代同步,不能把媒体网络上的新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6)教学方法单一,重沿袭继承,重书本知识;轻创新,轻实践;(7)教师教学水平差别较大;(8)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书写水平整体下滑,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薄弱;(9)学生整体素质不高;(10)学生的自学能力偏弱;(11)部分学生热衷于上网而不愿上课;(12)学生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明显不足;(13)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14)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偏低;(15)毕业生步入社会就业难。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高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根本目标。
针对我省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急需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充分挖掘现有校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的潜力,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应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校舍紧张、教学设备落后问题;强化项目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检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快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对专项资金精心安排和使用;(2)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规范办学秩序。完备教学文件,严格审核学期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教学管理制度。强调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校园信息反馈体系,开通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学科专业;(3)建立教学督导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检查和评估,研究、分析教学双方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注重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标准的稳定性;让教授、名师常登讲台,乐于讲课;(4)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今后”作为教学的始终;(5)与时俱进,淘汰落后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结合实际编写教材,做好新教材的选用及推广工作。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6)杜绝一言堂,倡导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能听得懂、学得好;(7)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改革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评聘办法;注重抓好学术梯队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8)因材施教,普及与提高并进,既有统一要求,又注重个性发展,不搞一刀切;(9)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他们在入校前的老师“要我学”转变为入校后的“我要为未来学”;(10)让学生通过文化课、思想道德课、专业课接受系统教育,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11)学校教务部门教学督导机构,及时了解本校教师教学现状,发现、分析教学工作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12)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诚信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大学生德育体系,坚持正确方向,培养“四有”新人;加强师德建设,以德育人;(13)学生参与评课评教,学生评教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权利;它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各高校应发挥学生评教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高校教学评估的组成部分。分类体系(如专业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实验课)的构建已经成为学生评教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使评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课堂类型,设计学生评教的方式;维护学生评教的严肃性,参与评教的真实性,保护教师的尊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估和学生评教的历史比我们长,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比我们更为完善,借鉴其先进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14)鼓励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动手能力,扩大知识视野,适应社会需求;(15)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育合格建设人才,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我省各高校应该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形势,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定位,优化专业结构,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管理上、教学上、学生个人素质培养上全面着手。“教”“管”“学”同时发力,既从严“治教”,也从严“治管”“治学”。
无论是综合国力竞争还是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都在人才,特别是高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谈论提升我省高校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学校必须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关心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必须从传统的“事后把关型”为主转向“事前预防型”为主,将教学质量问题解决在它发生之前。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本质的职能,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院校,都应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各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理念,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明确学校在全省、在行业中的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声誉。坚持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为区域建设服务,重点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增强办学实力的保证。我认为,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省高校教学教育质量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学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我省高校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无疑会加快在校学生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人才步入社会后,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强, 周景春, 邓春红.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1).
[3]冯巍. 提高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4] 林永柏. 试论制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5).
[5]李洪修,穆成军.当代大学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