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理解到感知:文化释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文化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正确的理解文化的内涵、感受文化框架的存在、感知文化的失落与变动,揭示文化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对于文化传承、文化强国、文化治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性解读文化入手,逐步深入到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感知,从哲学、文学的角度去认知文化、释义文化。
  【关键词】文化;释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从文化企业到文化市场,文化成为“六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重要的改革方面。公众又开始聚焦文化,文化一时间又成为舆论的热点。其实,文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文化如空气,早已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融于一体,无处不在,息息相关。但当被问及文化的含义时,我们却感到万般滋味在心头,实在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在大力推崇文化强国、文化治世的今天,理清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研究的基础、是文化自觉的起点、更是文化传承的前提。
  一、充分认识文化的含义
  几乎没有一个概念像“文化”的概念这么复杂,要说清楚它几乎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庞朴先生与钱钟书先生有一段有意思的对答:80年代初,庞朴先生去问钱钟书先生文化如何定义,钱钟书说,文化这个东西,你不问嘛,我倒还清楚;你这一问,我倒糊涂起来了。人类学家克虏伯和克勒克洪在他们对该词进行潜心研究后,居然列举出一百六十一种定义。这种情形传达给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文化是丰富而深刻的,它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就像美国人类学教授克莱德・克鲁克洪所说的那样“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很困难的。” 这位美国教授很机智的通过 “如果连打喷嚏这种生物性的行为都被限定在一定的文化网络中的话,人与文化的联系的必然性也就说的相当清楚了――“文化是无所不在的。”也就是说没有超脱于文化网络的真正意义的人,也没有离开文化的人。也就是说,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就如余秋雨在《长安的闪电》里对唐代文化的论述那样:“唐代之为唐代,长安之为长安,固然有很多粗线条的外部标志,而最细致、阳内在的信号居寻常巷陌的笑语中,在街道男女的衣褶里。”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把文化教育做活、做到实处,何处都是文化,何处都是入手点。
  二、感受文化框架的存在
  在人类生活所经历的漫长的时间里,每个民族都被分隔成一个个小群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风俗习惯。现在当人类全体成员迫切需要相互理解,迫切需要共同生活的时候,这些差别把不同的民族分割开来,并且造成种种痛苦和冲突。这些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别成了横亘在各个民族之间的鸿沟。
  要改变这种境遇,最先遇到的问题是我们自己。人类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文化框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由人类创造的,既可以有无穷的变化,也可有不断地进行修正。人类不是发现而是创造了他们的世界,而且他们相信这个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并不断改变的规则、习尚、意义是永远真实正确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的风俗和信仰的世界之中,往往会混淆一般人性与我们自己的特殊性。我们把我们自己的世界投射到其他民族的世界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歪曲和误解其他民族的世界。改变这种情况最正确的办法是采用“局内”来看其他生活方式,从“局外”来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整体来看共同的人性这种策略,去研究与我们最为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寻求一个新的立足点去观察其他民族、我们自己以及整个人类的处境。要做到这一点,很显然存在很大困难。
  第一重困境是一个外来人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第二重困境来于我们很少感觉到文化模式的存在。只要稍微用心,我们就可以意识到那些通常隐藏在日常行为背后的规则。比如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准备问路时大脑的活动过程,你会选择你所认为的最为恰当的方式、恰当的对象问路,你还会考虑遭到拒绝和得到答案以及如何对答案的真假进行分析等一系列问题,这个过程远比解一道数学题目更为复杂,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数学学得很好,但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把这套知识运用得充分自如。
  就是这些分解在、隐含在生活中的文化模式使我们或者任何其他社会的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影响着我们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就好象是让我们通过有色眼镜来观察世界。我们认为“就在那儿”的事物、事件、关系,实际是已经被这个知觉的过滤光器进行了过滤。一遇到戴着不同眼镜的人,不可避免地,第一个反应就是把这些行为看成是古怪的甚至是错误的。用我们自己的文化眼镜去观察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叫做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眼镜并对其加以分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可能取下自己的眼镜来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也不可能通过别人的眼镜来看世界而同时又不摘下我们自己的眼镜。于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至少可以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许多偏见。
  三、感知文化的失落与变动
  文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的、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内在的生命本质相联系的“活”的机体。关于这一点,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动情的写道:我看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像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每一种文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这里是丰富多彩,闪耀着光辉,充盈着运动的,但理智的眼睛至今尚未发现过它们。在这里,文化、民族、语言、真理、神祗、风光等等,有如橡树与石松、花朵、枝条与树叶,从盛开又到衰老。也是因为文化这个特点,它的内部才充满了自由、变动与生机,从而达到不停的繁衍生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试想构成文化的众多要素中,每一个部分在局部的些许变化都可能导致文化发展方向的改变,每一种特质在整合的过程中的不同选择都可能使文化走向“那样”而不是“这样”。所以如果不是以“活”的、“变”的角度去对文化加以认识,其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是这种变动所造成的痛苦,不是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体会到的。许多文学作品也都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差异、文化流变给民族带来的影响。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小说《根》就是如此,小说在开始不被当成文学作品而是历史著作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根》突出了美国黑人精神上所受的虐待,那种失去了人的尊严而给心灵带来的痛苦。书中反复地指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而“土霸”们最恶毒之处就是不让黑人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俗,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根”。因此,黑人们无法真正得到解放。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为白人工作一千年后,你还是黑奴。”没有了来历,没有了归属感,黑人们只能世世代代被卖来卖去,即使在废奴 以后,也只能是茫然的漂泊者。“我漂泊,我旁徨”,兰斯顿・休斯之语也正是代表了这种心态。《根》就是把这种归属感的寻求作为己任,在一个黑人家庭七代的历史中开辟艰苦的探访之路。
  这种寻访在一定程度上不止是黑人的文化课题,而是世界是每一个民族在回首来时路时所必须面临的。
  四、文化的传承仍在继续
  文化的发展首在传承,离开了传承,文化就失去了根,文化就没有了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遭受天灾,可以履历战祸,但绝不可失去文化,绝不能中断文化的传承,因为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不重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内涵会更加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会更加多样,文化会赐予我们更大的力量和勇气。文化的释义会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延续。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2013.11。
  [2] 余秋雨,寻觅中华,华夏出版社,2008.9。
  [3]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4] 亚历克斯・哈里,根,三联出版社,197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448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