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人畜饮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丽萍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目前我国农村人畜饮水存在极大困难,表现为饮用水量匮乏,水质差,然后拟针对农村人畜饮水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 人畜饮水 问题 对策
  饮水直接关系生命健康,饮水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农村人畜饮水存在极度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饮用水量少质差。由于农村饮水工程分布范围广、较为分散,所以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必须利用多种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总结研究,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1 农村人畜饮水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畜饮水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水量少。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获取饮用水仍依赖于地下水和降雨,储水工程和自来水系统并不完善,一旦遇上干旱天气,村民就会很快面临无水可饮的困境。其二,水质差。首先表现为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和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农村人畜饮水极容易受到洪水的破坏。其次,长期的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分别不同程度地间接影响饮水安全。最后,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是我国农村环境的最大问题。2011年“世界水日”主题活动指出“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国家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在5―10年扭转水利滞后局面,这说明,农村水利安全管理是我国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农村水利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2 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是长期生态破坏结下的恶果。本章从直接和加间接的角度分析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直接原因
  (1)乡镇企业工业废水:受传统城乡二元体制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农村环境问题历来不够重视。乡镇企业多半是对环境污染严重、资金技术短缺的企业,乡镇企业如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印染厂等小企业,本来盈利少,政府也为提供足够财政扶持,企业废水由于工艺、设备落后等原因而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复杂的废水成分、巨大的化学毒性污染了农村水源。
  (2)农村卫生条件差:大口井和压水井仍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获取饮用水的来源。大口井没有盖子,压水井汲取的一般是浅层地表水,同时农村建筑物布置比较紧凑,水源极容易受厕所、沤粪坑、猪圈的破坏。
  2.2 间接原因
  (1)土地污染的迁移:土地对饮用水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土壤岩性等天然因素的影响。如在萤矿石分布带,距地表较近的水体中氟离子含量偏高,居民饮用此种质量的水容易形成氟骨病。其二,粗放农耕等人为因素影响。我国传统农业一贯走的是资源粗放型路线,自然生态已经严重不平衡,农产品产量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灌溉用水,成为典型的“增肥低增产”类型农业大国。超量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不能被农作物及时吸收,进入地下水体,进而污染农村人畜饮用水源。
  (2)大气污染的迁移:部分城市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农村生活垃圾直接焚烧产生大量废气,以及大量汽车尾气排放,部分农村地区空气污染严重,经过一系列的沉淀迁移,这些粉尘、尾气都会对地表水、地下水源造成危害。
  (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迁移: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堆放仍是“自扫门前雪”状态,农民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概念不强。垃圾渗透液进入地表及地下破坏水源,且很难被清理修复。一些企业往往采取非法渗排的办法,加上北方很多地方是沙土,形成渗漏,有些企业直接将污水打到地下,这些对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
  3 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解决对策
  (1)专项工程修复:开展专项工程修复是解决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直接措施,如钻深井,避开地表浅层的污染带,抽取未遭受污染的深层地下水,能取得解决饮用水源问题的立竿见影效果。但随着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深井取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他的专项工程修复如开辟安全水源、污水治理工程、水专项工程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水质。
  (2)全面治理:农村饮用水污染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同时也敲响了治理环境污染的警钟。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并非形成于朝夕之间,也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要从根本上取得长远效果,就必须从环境综合治理入手,包括杜绝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染土壤等对水污染的迁移。
  (3)生态治理:①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从根本上治理恶化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掠夺性生产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标,构建科学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战略。切忌在经济建设中急功近利,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换取短期经济利益。②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变废为宝,将生产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以修复遭破坏的生态结构,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经济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目标的关键手段。③科技创新战略:创建与生态治理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突破生态与环境治理中的种种难点,大幅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缓释型化肥、生态型农用化学品,提高效率,减少对农田的不利影响,间接阻断农业生产对饮用水源的污染。④工程示范带动战略:工程示范带被频繁应用于证明生态与环境治理实践的效果,包括建立城镇供水管网延伸的自来水公司;县水利部门下属的供水站(公司);乡镇政府、村委会集体、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自己等多个主体对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管理,营造并健全生态治理的文化与道德体系、检测预警体系及法制保障体系。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是居民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已经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对其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生态治理作文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着力点,加大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度,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希望能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基本民生问题提供笔者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98-400.
  [2]海一舟.探讨农村饮水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科技,2013(1):158―159.
  [3]坛艳红.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与政府政策选择[J].生态环境,2009(11):176-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268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