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乐都县生态增收和农业增收协调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林业各项重点工程在乐都县的实施,林农矛盾尤为突出。通过调查林农矛盾,提出促进生态增收和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意见,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增收;协调发展;青海乐都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311-01
  
  生态增收和农民增收有时会成为一对矛盾,当前,随着林业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林农矛盾尤为突出。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正确解决这对矛盾,达到生态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的。
  
  1基本情况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0′之间,境内海拔大部分在1 850~3 400m之间。土壤为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褐色针叶林土、草甸土等。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年均温较低。植被类型有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带、高山草甸带、灌丛草甸带、草原草甸带、山地森林带和半干旱荒漠带。
  1.1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9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5%,其中有林地1.45万公顷,疏林地0.15万公顷,灌木林地4.43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9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7.88万公顷,苗圃地54.3hm2,农田林网156.90万株(折合面积181hm2),四旁植树459.45万株(折合面积462hm2),森林覆盖率22.60%。全县活立木蓄积89.5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74.9万立方米,占83.7%,疏林、散生、四旁、林网占16.3%。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雪鸡、兰马鸡、赤狐、旱濑等。境内还分布有黄刺等药用植物资源和铅锌矿、金矿、铜矿、硅铁矿等矿产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1.2巨额的生态投资
  自1999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而乐都县相应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涉及全县23个乡镇,截止2007年退耕还林草共完成退耕还林4.02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1.68万公顷,周边荒山人工造林2.44万公顷,封山育林1 666.7hm2,投资3 773.87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4 400hm2,人工造320hm2,飞播造林4 000hm2,投资752.9万元;三北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2 667hm2,人工造林6 633hm2,投资812万元。各项工程累积投资5 338.77万元,实现了任务资金的双到位,有效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使全县4.02万公顷的耕地和4.41万公顷的荒山变成了生态林和经济林,乐都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
  
  2存在问题
  
  随着林业工程的全面实施,由于受当地法规及林业政策的制约,林农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林业内部矛盾。野生动物的保护,导致新造林地的苗木遭受兔鼠的啃食,出现保存率低、成活率低等现象,兔鼠害已成为三大工程的主要危害。②林业与农业的矛盾。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三大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的繁殖速度加快,野生动物对各种农作物进行毁坏,群众的粮食产量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退耕还林区相毗邻的农作物毁坏更为严重,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③林业与畜牧业间矛盾。大面积的荒山变为有林地,使牧业用地逐年减少,虽然政府大力提倡舍饲圈羊,但部分脑山地区世代以放牧为生的农民接受新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民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脑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3对策
  
  3.1科学规划
  (1)强化服务意识。林业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转变工作职能,多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对宜林荒山进行承包拍卖,合理规划,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增加群众收入。
  (2)不断活化机制。对于群众栽植的树木,合理制定采伐计划,不纳入年采伐限额管理,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可适当解决民需用材,还可提高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
  (3)大力宣传、消灭兔鼠害。乐都县鼠害防治工程已启动,通过大力宣传和对群众资金扶持,结合鼠害防治工程,积极消灭兔鼠害,巩固森林成果,减少农作物受侵害程度。
  (4)建立健全防火体系,对重点的林区进行合理规划,修建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做到“打早、打小、打了”,采用奖罚制度,对在防火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群众进行奖励,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积极性。
  3.2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1)调整退耕区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和制种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传统种植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口粮田;在浅脑山区加大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加大日光节能温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使退耕农户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中增收。积极发展经济林,在条件适宜的区域栽植花椒、核桃、山杏等为主的经济林。引进和种植中药材。推广林药间作、林菌间作等栽植模式,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观光业。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发展餐饮服务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等地方特色的农家风味、田园风光的观光旅游,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
  (2)大力发展退耕区设施畜牧业,走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要立草为业,继续推广林草间作,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为退耕区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生产的“双赢”。发展舍饲圈养的设施畜牧业和家庭小规模养殖业,利用退耕地的林下优势放养土鸡和饲养家兔等,增加收入。
  3.3实施轮牧政策
  通过调查,由于多年封山育林、封山禁牧以及相关林业政策法规的实施,林间杂草丛生,从森林放防火考虑,火险等级增加;加之林间道路无法正常畅通,一旦发生火灾,扑火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巨资打造的工程毁于一旦。因此,在靠近脑山林区群众居聚较多的地方,适当实施轮牧政策,既可清除林中杂草,又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还可增加群众护林、爱林的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09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