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教与不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成宏旭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文探讨了以“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时间利用率”为标准的有效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策略的宗旨:“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真正作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落实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为导而教、导为善教、教导结合三个论点展开论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就阐述了这个道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与不教” 善教
一、为导而教
“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设法启迪诱导学生合理地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路,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而关于“教”,叶圣陶先生有一段精湛的论述:“教者,盖在善于启迪引导,使学生自出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不绝讲授,学生默默聆听;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抵于不待教师讲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探索,使其逐渐不需要教师,离开教师也能学习。
例如,在讲数学归纳法时,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欲望,不失时机地给出例题:若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求证:an=a1+(n-1)d,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教师边启发,边板书证明。塑造一个数学归纳法证明基本模型。然而这是一种初次接触且又十分抽象的理论证明,学生听后必然费解,此时就显示出教师讲的必要性。教师需在此时详细说明,并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强调数学归纳法的两步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一不可。
在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之后,再给他们讲一个“秃头定理”――人人都是秃头的,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证明如下:
任取一个人,设其头发为n根(显然n∈N),
⑴当n=1时,既此人只有一根头发,显然是“秃头”的,命题成立;
⑵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既当此人有k根头发时,他是“秃头”的。
则当n=k+1时,此人只增加一根头发,毫无疑问他是“秃头”的,既对n=k+1时,命题也同样成立。
综合以上⑴、⑵两步可知,对于任意n∈N,“秃头定理”成立。
教师讲完这个定理后,引起哄堂大笑,在大笑之余学生感到:为什么用数学归纳法,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呢。在惊愕之中,教师趁机讲明: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哲理。
因此,有效的讲解是学生快速、准确、严密地掌握数学中抽象或重要基础知识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讲解是为了今后的不教。这样的教也一定会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艺术,提高授课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如此的教远远大于不教。
二、导为善教
所谓“导”,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那些学生能自己学懂、学会,自己能探索出结论或通过争论能探讨出结论的,教师不讲授,只启不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数学课离不开分析例题,教师对例题分析处理的思想层次直接影响着数学思想的渗透的效果,而教师巧用时机,借助有利的题型,放开手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就会收到比教师讲更好的效果。
下面的例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例1.如果a、b∈R+,且a≠b,求证:a3+b3>a2b+ab2
教师在讲完它的证明后可进行如下的启发追问:(问1):这种类型的题目似乎我们已经证过,谁能回忆一下?
学生必然有的答出是:a5+b5>a3b2+a2b3(条件同上),教师给予肯定:这是不等式证明的第一节课学习的,同学们请看这两个题目(教师可做适当的关于指数规律的启发)并自语到:简直可以与语言学中的对联相媲美(目的是渗透数学美的思想)。(教师进而追问2):能否把战果扩大些?(学生议论纷纷气氛,非常激烈)。有的说:“a2+b2>ab+ab”(学生大笑,教师立即给出正确判断事实上这就是:a2+b2≥2ab并给出鼓励)。学生继续议论有:a4+b4≥a3b+ab3,a6+b6≥a5b+ab5或a6+b6≥a4b2+a2b4……学生纷纷类比猜想,并积极证明,教师再适当给出诱导:能否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呢?最后大家一致得出:当a、b∈R+,且a≠b时,有an+bn>an-1b+abn-1;an+bn>an-2b2+a2bn-2……如此通过此例的这样引申,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此类不等式的证明,同时又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数学美”和“类比猜想”的数学思想的熏陶,也真正地实施了“变教为导”。
如此的处理一道例题,远比教师的条条有理、思路清晰的“事后诸葛”似的讲解效果好的多,因为教师的讲解往往是多次探求后的最佳通路,而最佳的寻求过程,特别是克服障碍的过程并未表现出来,结果是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做起来却一筹莫展。
当然,“导”并非一味撒手不管,而是恰如其分地不教,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得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现、去创新,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广学生的认知领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而取得“以导胜教”的奇效。
三、教导结合
普通的教育教学表明: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对教师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就不可能由不知到知之、由不会到理解、由不自觉到自觉。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的地步;同时,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消化和利用所学知识,他们的学习就会被动、就会事倍功半,教师的教也会落空。只有两者有机的统一,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教的同时,即要有所不教(如数学中的抽象理论、定理、定义以及纠正共性错误等),也要有所教(如较容易理解的例题、容易出现的错误题型、一题多解以及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等)。只有教与不教相结合,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实现“教变为导,导也是教”的教导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