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艳晶

  摘要:读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灵魂,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合理的运用每一种阅读方式,语文教学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科学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理解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必经之路。那么在语文课堂上,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读”则恰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棒一样,不同的挥洒会变幻出不同的奇幻世界。
  读是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灵魂。在一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读不但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就是和作者的一次对话,但这对话绝不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而是让学生去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进而通过文本去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把文本中的营养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更进一步的有可能的去影响他人,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即《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用的发挥。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学生通过反复的体验与品读,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拨开罩在文本之外的层层面纱。
  语文课堂上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默读、齐读、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常用的阅读方法,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要合理的安排各种阅读方式方法的阶段与时间。做到每一时间段的每一种读都有他的目的性。这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做到利用课堂的短暂时间去更有效的完成与作者的对话。
  朗读,语文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方式是自由朗读和指名朗读,虽同是朗读,二者运用的时机却不相同,自由朗读一般用在学生初读课文上,学生刚刚接触课文,对文章很陌生,所以初读就是让学生初步的去扫除字、词、句的障碍,初步的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学生只有通过自由的出声朗读才能意识到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正确断句;指名朗读有时是用在教师检验学生对课文的初读程度上,这往往是在初读之后。但大多数的指名朗读是用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是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大家分享的一个过程,这个阶段就是学生对文章的一种内化阶段。
  还有一种朗读方式――同桌互读或小组互读、分角色朗读,这是有种交流阅读,它和指名朗读是“最佳拍档”。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名同学都有指名朗读与全班交流的机会,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指名朗读过后做到与他人的交流互助。
  默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出声的静静的读,语文课堂上什么时候才是默读的最佳时机呢?人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做到有效的思考与遐想。这是学生在拨开了文章的表层面纱之后,进一步的去挖掘文章深层内涵所运用的一种手段,通过默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思考的环境,可以让学生静静的冥思一步一步的深入文章。在这里教师往往是用问题引导学生走入文章深层。
  在默读之前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就是浏览,即快速的阅读课文,浏览,学生往往也是采用不出声的默读方式,浏览一般是在突破文章表层意思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或者线索而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即可找到答案,文章的表层面纱便快速有效的被剥落。
  齐读,是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会运用到得一种阅读方式,个人认为这种阅读方式的运用面窄而宽,说其窄,是因为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学习气势比较恢宏、大气磅礴的文章的时候才能显其效果,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在朗读描写腰鼓表演的恢宏场面的时候,我们如果采用齐读的方式的话,学生对这种场面的感受便会不攻自破的。因为齐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所以用在任何文体任何时间都不显过分,但是如果在一节课上泛泛的齐读,我想这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总之,一节语文课要合理的安排阅读的时间与方式,大致的步骤是自由朗读、快速浏览、默读、指名朗读、同桌互读,这中间也可夹杂适当的齐读,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课文学生的不同的理解程度都是影响阅读方式的因素,所以作为教师在选择阅读方式上还是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探究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