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颖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从创新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出发,阐述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讨了通过创新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创新习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通过创新实验课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 变通能力 操作能力 应用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创新型和能力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人才素质的教育也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发展。尤其要发展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因为它是素质的教育的核心,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
一、创新复习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使人的活动顺利完成的思想特征。良好的思维能力利于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框,以新颖、独特、巧妙的思维方式,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兴趣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激发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规的复习课往往是把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再配以适当的练习,或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形成网络,一点新意也没有,乏味的很。这样的复习课不仅老师烦着上,而且学生上着烦。今将实验融如复习课,不仅富于启发性、挑战性、诱惑性,而且会使人感到新鲜别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会更大限度地被激起,收效甚佳。例如:在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复习课中,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一试剂瓶胶塞上连着一个分液漏斗和一个气球,当试剂瓶放入几块干冰后,瓶塞塞紧一会儿,气球充满气体;如果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发现气球瘪下去了。如果再改滴入盐酸后气球又鼓起来的实验,片刻沉默后,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回答。该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了一样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稀盐酸之间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智。用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喷雾器喷洒已用硫酸画好的花,用氢氧化钠溶液画好叶的白纸,则显示出红花蓝叶的美丽图案来,联想第七章内容同学们很快找到了设计原理。有的同学说这样的操作能使密码信显示出蓝色、红褐色的字迹来:还有的同学说这样不仅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而不用任何试剂,还能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这一性质。且方法简单,现象明显。此刻让他们讲出设计的原理,论证了可行性,有关反应的条件,他们说的条条是道、句句在理、不可辩驳。这时可趁热打铁接着问: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要这样保存等知识加以深化。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习化学的情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教学才有活力。
二、创新习题课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
变通能力是运用已知的概念、原理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变通能力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化学这门学科有些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学好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多大的用途,为了纠正同学们的这种错误思想,可以设计这样一组习题。如:胃病患者为什么要常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溶性钡盐有毒,钡餐透视检查胃部疾病时,让病人口服硫酸钡,但误服碳酸钡为何会中毒?误服碳酸钡后,为何要服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面发酵后为何常常加入纯碱溶液这样蒸出的馒头才不会发酸,而且疏松多孔?此时同学们议论纷纷,都争先恐后枪着回答,趁机可以再出示一组习题。如: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你可以用那种试剂来鉴别?为什么?市场有人铝制品冒充纯银出售,你用所学的知识怎样才能揭穿他的骗局?当厨房发生液化气或煤气漏气时,你该如何去做?以上这些问题运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每一道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通过以上事例,使同学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它离日常生活、生产并不是很遥远,而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创新习题,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课本的知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才能使发生在我们周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创新实验课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以及其敏锐的观察力,用已知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起重要作用。尤其化学实验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验证,而且也是创新教育的基地、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例如,在学完第二章后,呈现给每组同学底部破损的试管、玻璃棒、烧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仪器。要求学生用这些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同学们很快找到了设计方案,动手操作起来。为了使问题深化,实验结束后可以接着问:“用这些仪器还能制取哪些气体?”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氢气”。该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废品新用的思想意识,而且也使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和性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再如,在复习有关物质鉴别内容时,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鉴别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同学们首先想到的硝酸银溶液,可他们发现每一个实验台上都没有这种试剂。在老师的稍加点拔,鼓励下用所给仪器和用品进行操作,同学们很快找到鉴别的最佳方案。方法如下:有测导电性法用蒸发皿蒸干法,观察鲜菜状态变化法等,通过实验不仅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参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利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解决现实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况且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中,要走出教室,到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纸上谈兵是不能形成能力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每个人深知的道理。针对初中生爱动,好学的特点,思想活跃,灵感来得快,对什么都跃跃欲试。通过开展对市场上众多的碳酸饮料如“雪碧”、“可乐”、“啤酒”、“汽水”等打开后均有气泡产生,这些气体果真是二氧化碳吗?设计出检测该气体的方法活动。同学们抓住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个个开动脑筋,以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实效安全的原则,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佳作,摘选如下:在经震荡刚开启的饮料瓶口扣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浸过的透明玻璃杯,泡沫消失后,倒扣的玻璃杯由透明变浑浊。杯内倒入经震荡刚开启有泡沫的饮料,用浸过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泡沫消失后观察,玻璃片有一杯口大小的浑浊现象,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活动中还培养了科学态度,尝到了动手和成功的喜悦,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再如:通过开展对某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采样测定,得出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铜离子,废水呈酸性,请同学们设计出该废水经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活动。同学们抓住废水的特征,以原料廉价易得、操作便利、安全的原则,很快找到了治理废水的原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好化学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而使我们体会到参与创新的乐趣。
总之,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犹如一缕春风,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又恰如一道闪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戴丽君.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2]徐峙晖.问题解决研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J].教师论坛,2007,(1).
[3]李玉珍.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文教资料,2005,(23).
[4]黄都,谭艳,黄红梅.走出问题式化学教学书籍实践的四种误区[J].教学论坛,2009,(1).
[5]顾建辛.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199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