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振红

   [摘要] 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重视科学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科学探究 教学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重视科学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化学教学的过程,不但成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还要成为学生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逐渐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传统化学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科学探究则是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重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去学习,重过程,重体验,重参与,重应用,重全员参与,重均衡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科学探究的作用,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价值取向。所以在备课、教学设计及组织课堂科学探究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称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体现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原则。
  2.体验性原则
  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如在教学“各种金属在氧气中燃烧”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体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判断、选择、综合、概括和质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通过现象得到结论,探索出化学式。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培养都必须经过自身体验获得,从而体现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体验性原则。
  3.合作性原则
  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形成全员互助合作的集体动力,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根本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制订学习计划、实验操作、收集信息、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等都离不开合作学习,需要整体的力量。
  4.开放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应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化学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化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生存环境以及科学前沿开放。如:一次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提出了“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这个问题,本来这个问题与本节教学内容无关,但是我没有一棍子到死,而是将这个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解决,第二天向我汇报,课后,学生们或查阅参考资料,或上网查询,或查阅报刊……通过他们自己得出结论:“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质,会附着在碳酸钙固体表面使反应发生钝化。所以用浓硫酸危险。硝酸有挥发性,且不稳定,会增加制成的CO2中的杂质。所以实验室不能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
  5.多样性原则
  化学教学中要防止模式僵化、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死气沉沉,不能每节课都套用同一个教学模式,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实际活动、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分析、实验总结、小论文交流、化学答辩、反思等,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化学知识、技能和探究的乐趣。
  二、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1.注重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制度,遵守实验规则和要求,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指导学生选择好探究活动课题
  指导学生选择好探究活动课题是化学课教学和探究活动成功的一半,可以结合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也可结合学科的特点、兴趣或本班、本校、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根据课题选择的价值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选择适宜的探索课题。例如:学习“空气”这一课节时,在前人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去研究新的空气成分的探究装置。
  3.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方案
  每个课题小组一般6~8人,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化学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使每一个课题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建组之后,每一个课题小组都要明确地制订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探究的主要内容、探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使每个课题的探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般来说,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的步骤和程序如下: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索价值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同时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出初步论证。(制订计划。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同时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和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3)进行实验
  利用实验室让学生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启发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4)收集证据
  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运用调查、资料查询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5)解释与结论
  要求学生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比较合理的认知结构。
  (6)表述与交流
  能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三、结语
  总之,化学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要创设动态的、开放型学习环境,力求学习氛围的主动性和多元性,从单纯的只是传授转变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给学生展示才能的空间和探究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化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澜.浅谈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学习[J].安阳大学学报,2004.
  [2]王显奎.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0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