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的有效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青兰英
[摘要]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细碎而繁杂的工作,虽然我们看不见它的形式和内容,也摸不着它的过程和结果,但它却实实在在一点一滴地渗透在我们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 品德教育
面对日益个性化的学生,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那么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语言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态度上稍有不周,总担心被学生和家长冠以体罚的罪名,但压力终归是压力,面对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总得有人愿意为他们的成长操心受累,也得有人愿意为他们的成才尽心尽力。
一、培养工作热情和爱心,是顺利开展品德教育的先导
做老师要有热情,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更需要热情,在这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事情,有时会让我们对教师这份工作产生失望和无奈,也会让我们对班主任的艰辛产生诸多牢骚和感慨,但只要我们承担了班主任这份工作,我们就有必要,也有责任要及时地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怨言是怨言、牢骚归牢骚,绝不能因此而丧失工作的热情,削减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份比较崇高的事业,没有了热情,便不会有崇高,没有热情的班主任只能成为一个机械的事务主义者。不论人类、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没有热情便不会有希望,热情能使我们思想纯净,能让我们摆脱庸俗,也能让我们相信真、善、美和创造奇迹,有热情的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教会学生去“感恩父母,感恩生活”。人生在世,不可能四季如春,一帆风顺,种种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面对,旷达处之。如果一个教师本身的心理世界是灰暗的或是扭曲的,即使主观上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从每个人受教育的经历来说,对教师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他的学问,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人品。优秀的教师是那些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庭、把教育看作自己的生命的人。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会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如果我们自身能用热情的心底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的把这种感恩的思想传递给学生,那么不但我们自己可以沉淀生活中许多的浮躁和不安,也能真正教会学生消融许多不满和不诚信。所以,工作的热情和感恩的思想能使我们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我们才会真正爱岗敬业,也才能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要做一个让学生敬佩的班主任,首先得做一个让学生佩服的任科教师,要教好自己所带学科,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树立一个有情趣、有童心、有渊博知识、有人格魅力的良好的教师形象。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仅仅依靠一周一次的班会课是远远不够的,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任何一件小事,课文中信手拈来的任何一个话题,课堂上学生表现的优劣,都可以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初一级新教材英语课本上,每篇课文呈现的内容少之又少,但需要任科教师就课文内容拓展的空间却越来越大。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生动起来,再利用课文内容因势利导,渗透品德教育把“信其道,学其礼”落实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品德教育
新接手一个班级,班主任要尽快熟悉并了解学生,除了对话,侧面了解,跟家长联系之外,要经常跟各科任老师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发展的动态,对寄宿生、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成长过程中已经遭受过挫折的问题学生要倍加关注,不但老师要时进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而且要让全班同学都努力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互相关心的氛围;面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无论是期望的和不期望的、满意的和不满意的,都要有公正的理解和评价态度,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论学习成绩优劣、家庭背景如何、性格特征怎样,都要发自内心的去热爱。班主任有责任帮助每个问题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不能让寄宿生因为生活贫困而在班上直不起腰,也不能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关爱而受人欺负,更不能让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赏识而一直落于人后,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权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