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金海

   [摘要] 阅读教学充分顾及学生在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中应营造开放性的氛围,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探索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兴趣 感受 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阅读。”这就要求注重阅读。阅读过程,不仅是对信息吸收的过程,也是对阅读方法的实践与升华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自主预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凡是接触到新鲜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作为教师,就是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来启发诱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首先借助文章题目这一“窗口”,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例:在预习《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看到题目就想知道“草船怎么会借箭?”“怎样借到箭的?”“诸葛亮是怎样利用曹操的心理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破解疑惑的欲望,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在这一欲望的诱导下编写预习提纲,围绕设定的目标去努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边读边画,做好预习记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那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可以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还可以与同学讨论解决。对那些涉及文章深层理解的问题,在文章中作出标注,为下一步精度课文作准备。
  二、发挥个性,让每个学生去体会、感悟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课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另作设计等等。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预习汇报时,要面向全体,特别是差生,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这样既重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只作适时点拨,把重点放在阅读的体验上,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感悟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步,也是学生积累的过程。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书”,自己体会文章的“味”。重视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自主实践,提高素养加强课堂延伸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凭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堂的延伸,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课外实践,提高语文利用率,丰富学生积累,真正让“教材”只是一个“例子”。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社会,单靠课本与课堂教学是远不能满足发展中学生的需求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阅读资料,来扩展或更替教材,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开放,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这比教师在教室里用口述,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更直接,更生动。比如《秋天》一文,教师就可让学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悟、体会秋天的景色和韵味,使阅读课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且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并与学过的内容相结合,以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在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提倡学生记写阅读笔记,摘抄精彩内容,加大阅读积累,让阅读、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读书汇报会、故事会、诗配画、手抄报、黑板报等。为了自己获得成功,学生必然积极主动地去查阅资料,把获得信息进行梳理、筛选、交流。平常活动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就会大大调动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那么,要开展哪些语文课外活动呢?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尤其对于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体现自主学习,共同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思考者、学习者,使其阅读能力不断提升,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