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伴美一起绽放――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欣赏活动方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生理特点,探究轻松活泼学习活动的创设规律,研究美术欣赏课程的实施策略,提高小学生美术鉴赏的理性认识,让美术欣赏意识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新课程 美术欣赏 活动方式
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美术教育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美术课的理念变了,教材变了,学法也变了。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关注了生活,注重了人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开发,让学生学会了审美。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营造新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发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综合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美术欣赏活动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增加美术欣赏的题材与内容,选择与儿童生活相贴近,与儿童认知水平相接近,接近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选择富有儿童情趣、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
1.精心设计美术欣赏活动方式
美术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如何科学地处理好美术欣赏课中教与学的关系,一直是教师努力探索的目标。课堂上教师在做到精讲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游戏为线索,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去看、去想、去玩、去说,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比如,《中国民间玩具》是小学美术教材中极富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一堂专题欣赏课,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课前要收集民间玩具实物、拍摄录像、制作课件,通过课件播放民间艺人制作浇糖玩具的片段,展示浇糖艺术的制作过程,展示浇糖艺人精湛技艺及精美的玩具实物、图片,唤起学生对更多民间玩具的探究欲望。然后,安排小组协作,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民间玩具的实物与小组里的同学进行赏玩。通过设置介绍我最喜欢的民间玩具这一任务,促使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民间玩具进行更深地探究,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有效避免了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
2.情感教育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特色
情感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感的稳定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情感的投入多少是评价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重要尺度,所以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学生自身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和善良的追求,对未来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
比如,课前挑选欣赏作品,“童化”加工,也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优化内容,以审美为前提,增设一些作用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另外,改进方法,注重过程,教学方法追求讲练结合、欣赏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让整个教学活动有美有术,使学生的眼、手、脑协调运用,对美术行为过程和结果(作品)都感兴趣,以培养综合素质。
二、美术欣赏活动要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
美术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1.自由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生活中,儿童因为玩耍忘记了写作业,甚至忘记了回家,他们主动参与游戏,达到“忘我”的地步,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在自主性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以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其主体性;其次,教师要设计弹性化的课程内容,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学习活动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综合艺术品质。《跳舞的点和线》通过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弱化概念,增强学生感悟体验来设计课堂教学,以多媒体和游戏为导线,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抓手,淡化水墨画的技法探究。通过玩、看、听、讲、议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让学生音乐涂鸦、欣赏动画、参加星级评分卡打分等教学活动,分散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发现,在游戏中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水墨画教学必须应时代的要求,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展示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2.大力推行合作学习活动模式
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美术学习兴趣,这是美术课程国家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以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让学生讨论、质疑求异,各抒己见,标新立异,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捕捉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潜能得以绽放,创造出真正充满互动、探究、交融的阳光课堂。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随着文化科技的进步,艺术与生产、生活日趋融合,社会要求我们具有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包括艺术情趣与创新意识。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更新,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深钻教材,变小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找准契点,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上好每一节具有艺术美感的美术课,让每一个纯洁童心绽放出灿烂的美术欣赏之花。
参考文献:
[1]常锐伦.对“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中学组现场教学的点评[J].中国美术教育,2005,(02) .
[2]金红海.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种方法[J].江苏教育,2004,(04).
[3]魏虹.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认识[J].教育艺术,20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