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村上春树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缓解与释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静
[摘要] 孤独感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感觉,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孤独感的存在是合理的、有益的。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在感到孤独的时候,致力于寻找缓解与释放孤独感的途径――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爱的追寻、对社会的关心、享受孤独感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疗救。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引起读者共鸣,给现实中的都市人找到了排解自身孤独感等消极感受的途径,为都市人提供了在自我经营的富有诗意的小天地中生活下去的现实而有效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村上春树 人物 孤独感
在感到孤独的时候如何生活,是村上小说的一大特点。孤独感从某种程度来说并非是件坏事,如果能得当地利用孤独感,则可丰富自我。因为人的精神生活有两个层次。一是外生活,如社交活动、游玩,体育运动等,这是体验生活之过程。另一种是内生活,这是对外在生活的思考和反省的过程。如果说维护外在生活的是一种生命的活力,那么,推动外在生活的动力则是孤独感。有人说,只有心灵的孤独,才能使外在生活产生沉淀、过滤,才能使内心生活有一定的良好胚胎来完成。从此意义上说,孤独感的存在则是合理的、有益的。正确的态度是正视它、研究它,并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弱它。
村上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在致力于寻找摆脱孤独感的方式,有的试图在朋友、爱人那找到安慰,有的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每人面临的境况不同,选择的方式也有所差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尽可能地让内心平静,都在努力尝试释放自我,缓解孤独感。
一、与他人交流沟通
《斯普特尼克恋人》中人物感到孤独于是渴望与他人交流,具体体现在两次握手中,第一次握手在堇失踪以后,我赶到希腊并倾听了敏的故事。临行前我握住了她的手,在这刹那间通过我与敏的手两人心灵得以沟通。另一次是在向偷窃的小男孩讲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后,小男孩虽未说什么,但却把手放于我的手心,那一刻我的心得以表露,小男孩的心与我产生共鸣。《奇鸟形状录》里的笠原MAY视点1到7,可以看出她与“我”的内心的真正交流,通过信的形式。《挪威的森林》中的玲子,《泰国之旅》中的早月,《有熨斗的风景》中的顺子与三宅,都表现出了与人沟通的愿望。
二、爱的追寻
人类的孤独感无法彻底消除,它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伴随物。正常人都有孤独感,都有消解孤独的渴望。新精神分析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弗洛姆提出了消解孤独的最佳方案即爱。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是人与他人,及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生产性形式。它包含着责任、关心、尊重和认识,包含着他人成长和发展的愿望。它表现了两个人在互相保护完整性条件下的亲密关系。”人类在生产性的爱中消解孤独的困惑。人人都渴望爱,渴望被爱。在缓解孤独时,人们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靠爱。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们在他们的生活中追求着恋爱、友爱,完善着亲情。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因为有了爱情,主人公们的青春便不再孤独寂寞。恋爱的过程让人充实,渡边在恋爱中成长,在对女性的爱恋中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心血,懂得了应及时抓住机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写了一个充满爱的温馨家庭。37岁的初过着幸福的生活,有纪子是初的妻子。初经过和岛本的一段婚外插曲,对孤独的恐惧促使使初重新回到有纪子身边,祈求不要分开,重新开始。有纪子的爱让初领悟到: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告别过去。过去已然过去,应从当下寻找生之意义,回归现实。
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充满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不被重视没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充满了理解,肯定他们,乐于与他们交往,并愿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如《去中国的小船》中主人公“我”对待遇到的一个中国女孩的态度。在以1995年神户大地震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中的《UFO飞落铡路》、《泰国之旅》、《有熨斗的风景》等几篇都表现了对爱的追寻。《UFO飞落铡路》中小村的妻子因小村对地震漠不关心,留下一张纸条离开了小村。这里即是指因小村对地震、对地震造成的苦难的漠视,使小村的妻子看到了他身上冷漠自私的一面,看到他身上缺乏起码的对人的关爱和同情心,她感到他身上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即没有自我的本质。只有对世界充满着爱心,才能够找回完整的自我。《泰国之旅》中的早月多年来一直恨一个男人,早月在导游尼米特的关爱下化解了心中的石子,开始以平静的心态生活,只有拥有了理解、宽容和爱心,我们才能避免像北极熊一样孤独,才能拯救我们自身。
三、对社会的关心
村上小说以《奇鸟行状录》为界,前后作品中的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后段作品中的人物对社会渐渐怀有责任感,表现了对社会关心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奇鸟行状录》中,“我”开始了主动选择。面对恶人的肆意挑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我”坚决留下来,下到深深的枯井苦苦思索,来到嘈杂的大街死死守候,最终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如果说在《寻羊冒险记》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我”的应战还是被迫的,那么,到《奇鸟行状录》中,“我”则是积极地、正面地、主动地与黑势力展开了斗争。我们可以看到往日那个主动疏离社会的都市隐居者在面对黑暗势力时,开始了积极选择和主动介入。生活有了目标、动力,生命更加充实了。或许现实不会因我们个人的努力而有丝毫的改变,但个人在积极行动、积极介入中体会了生命的意义。
四、享受孤独感
或多或少的,人都会感到孤独,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孤独、寂寞、伤感这类感受在一般人的眼中总是被认为是消极的,但孤独同时也是人的一种需要。小说中的人物对这种感受给予肯定,还表现出对孤独的玩味享受。如《下午最后的草坪》中的主人公一直体味着压抑的孤独。又如,《意大利面条年》中的主人公是孤独的,在不停地煮意大利面条的细致过程中,体味着自己的孤独。都市人对孤独的感受是切实而深刻的,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一点点地品味孤独,自我肯定,自我保全。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十五岁的少年顽强地背着包袱在沙漠中勇敢前进。生命中最难承受的是心灵的荒芜,一旦有了信仰做支持,那么孤独不仅不是痛苦,反而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们通过生活细节来确认生活本身,从个体自身寻求生存的意趣,好好把握自身,自我经营,自我完善。让孤独和无奈在确认中得到抚慰和释放,在释放中得到安置。
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孤独并成长着。在匆忙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他们进行着自我疗救,给陷入“精神泥沼”中的人们提供了某种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他们的自我疗救的方法给都市人找到了排解自身孤独感等消极感受的途径,为都市人提供了在自我经营的富有诗意的小天地中生活下去的现实而有效的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箱崎总一著.李耀辉译.孤独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2]埃里希•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张俏岩.从挪威的森林看村上春树的孤独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4):6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