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乾芝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政府、学校、家庭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以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 互联网 青少年 影响 对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从而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交流空间,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简直像一个村落。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快捷、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在现代社会里,青少年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青少年网民,其中,学生占80%以上。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舞台,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互联网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传播着人类文明,又倾泻着文化垃圾。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事物,其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它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据调查,我市85%的青少年是在网吧里认识网络的。网络中的“花花世界”会使一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甚至迷恋于虚幻世界而不能自拔。互联网上的内容良莠混杂,一些反动、迷信、色情信息及血腥暴力等内容,使得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是非,辨不明善恶,从而误入歧途。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两面性以及教育者应该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网络资源快捷方便。互联网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1.网络中充足的信息,为学生摄取丰富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上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无限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充足的信息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来源于教师和教材的局限。利用网络学习,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进行筛选与加工、编码和存储,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互联网为学生合作学习与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互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某一问题发表见解的手段。如对“9•11事件”,大部分学生不满足停留在恐怖袭击这一现象上,而是在网上查找恐怖分子多次选择美国作为袭击目标反映了什么?美国如何反思他们的外交政策?国际社会应如何打击恐怖分子?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新的威胁?该事件对我国有没有影响等问题。再通过交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全面。互联网展示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使学生产生企盼、渴求知识的心理倾向。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与网络特点之间存在着某些契合点,如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青少年追求个性自由的心理;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捷性符合青少年追求时效性的个性,等等。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得青少年学生容易被互联网所吸引,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
3.互联网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缩短时空距离
互联网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许多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以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直观易懂,便于记忆和运用。如学习货币有关知识后,学生可以访问有关网站,看看世界各国的货币;又如,学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内容时,利用网上资源教学,能够把人脑的复杂结构、人脑组成部分的功能与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等内容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样,既加大了信息量,又紧贴生活。这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学生乐学、易学,从而缩短了时空距离。
4.网络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网络教学具有不可质疑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网络教学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教学,它以信息为基础,真正突出学生主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网络教学还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不受环境、时空的限制,覆盖面广。网络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拓宽青少年学生交往的空间和接触世界的途径;有利于青少年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产生一些不健康甚至腐朽的东西。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消极影响
1.学生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
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网吧中,无证经营的占一半。少数不法网吧经营者惟利是图,纵容色情、凶杀、暴力等不良游戏,使网吧成为“电子鸦片”的集散地。这些“电子鸦片”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极大。前不久,我市一位高二学生因通宵上网竟然猝死于网吧。另有一位初中学生因迷恋网吧,整整一学期不到学校上课,天天泡网吧,父母还以为他在学校里勤奋苦学呢!长时间上网的开销是很大的,没有钱就在家里偷或出去抢,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各种新闻媒体也经常报道:青少年网迷中离家出走的有之;网上恋爱的有之;跳楼自杀的有之;走上犯罪道路的也有之。由此可以看到,网络使许多青少年学业荒废、人生观扭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救救沉溺于网吧的孩子”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
2.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青少年如果沉溺于互联网,可能导致“网络孤独症”,引发各种人格障碍。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限制而难以自由地表露。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并移植到网络世界中去。加之网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更迎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而网络对青少年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这就必将导致青少年逐渐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一旦回到现实中来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即“网络孤独症”。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规则要求与现实社会不同,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我”,在网络世界中则变成另一个“我”,从而引发人格冲突,形成人格障碍。
3.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外因的影响作用很大。在网络时代,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灵活地处理个人信息,这可能诱发他们脱离社会、轻视实践。同时,对网络英雄的崇拜可能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助长了青少年远离集体、崇尚单干的作风,导致他们忽视团队作用,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自私自利。加之西方媒体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肆兜售,对青少年个人主义的萌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部分青少年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贪图享受、吃喝玩乐,只想向社会索取,不想对社会做贡献。可见由于互联网的消极作用,集体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
4.网络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造成强烈冲击
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美国是世界上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其次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我国在28个国家和地区中列倒数第二。在全球网络信息中,80%是英文,中文信息资源不足0.4%。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大肆进行“文化侵略”,为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在互联网上,西方国家利用这种方式宣传其基本价值观,传播西方的民主、人权观念,对价值观不同的国家进行攻击和责难。如美国一直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台湾统一等。他们表面上披着美丽的外衣,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号,以貌似“客观”、“公正”的面貌出现,极易使人放松思想防线。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
三、对青少年上网应采取的对策
抑制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社会同样需要文明与道德。
1.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国家职能
政府要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对互联网尤其是网吧的长效管理机制,广泛深入地开展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倡网络道德,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公安、工商、文化、通讯等部门要加强整体协调与配合,清除互联网上各种有害信息,依法加大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尤其要严厉取缔黑网吧,处罚违规网吧。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
2.学校家庭要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切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对虚拟世界的心里防疫能力,从而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面对网络世界,学会科学地选择、整合信息。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上网时间要进行有效控制,对所上网站进行必要的筛选,从而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层面上来。
3.网络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青少年学会网上自律
网络经营者要遵纪守法、恪守诚信、规范经营,保证网络是一块净地。青少年自身必须努力做到有节制、有选择地上网,对网上信息有正确认识,自觉抵制网络“毒品”。
4.注重网络道德教育教材建设
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教材里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教材建设迫在眉睫。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慎重网上交友,远离“虚幻爱情”,自觉抵制网上色情信息的侵蚀。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要改变脱离实际、抽象说教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教材的空白。善于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努力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要避免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关键是规范引导,趋利避害。只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学校、家庭正确引导,经营者恪守诚信,就可以避免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崇忠.信息技术在基于问题式学习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1).
[2]温凤华.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