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英语教学的哲学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开始关注教学中的哲学元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识到:在英语教学领域,兴趣的植入成为英语教学最人性化的存在方式,这种来自哲学上的启示对解决落后的西部农村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兴趣,英语教学的哲学意蕴
兴趣,作为教学艺术的精髓,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精神信仰,它在彰显人的自然本性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一种哲学意蕴,即“人”的全面释放与投入的统一。而作为智慧之学、思想之学、心灵之学的哲学,它不凌驾于人及人之上,而是时刻与人保持一致,所以,“哲学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人”。兴趣恰恰就是人最纯真的自然流露,自然而然成为教育哲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就此意义而言,兴趣作为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哲学元素之一,应当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十分重视。
所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最真挚的朋友;在英语教学中,兴趣就是教师智慧的喷发、思想的涌动。兴趣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凝结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贯穿于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在这种不断的认识与实践中,兴趣逐渐上升到了一种哲学层面,形成了一种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一种哲学观。爱因斯坦认为:“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这种动力流淌着一种认识事物的走向,它时刻关注着人本身,显露着人类的智慧潜能。
2.兴趣,英语教学的哲学方法
既然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被赋予哲学意蕴,那么追寻这种意蕴的方法应当引入英语教学过程中。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就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也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他认为“一切教育要带有乐趣”;兴趣为教学的指南针与标准,是教学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他认为要判断任何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好与不好,就应当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把提升兴趣视为英语教学的哲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把英语教学从教条式、机械式拉回到了对于主体性的关注上,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思维有了一种里程碑式的转向。
3.兴趣,英语教学的哲学归宿
兴趣,它能推动学生去探寻新知,开拓思维,激励学生用思想、用心灵去钻研、学习,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所以说,兴趣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归宿。那么,如何完成这个哲学使命呢?简单地讲,要从两方面入手:
(1)唤醒并呵护教师的教学智慧。唤醒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导下我们就能够期待充满创造力的课堂,学生也将在智慧的呵护下享受快乐的学习,从而引领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创造,而不是被迫地接受知识的传授。
(2)释放并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正如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一样,学生学习激情的释放与保护,是解放学生思想的钥匙,是打碎学生精神枷锁的武器。学生在自由而轻松的环境中,提升自我成为一种趋势,这就大大降低了英语教学的难度。
简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兴趣”理念的植入,对英语教师而言,其实质是一种教育哲学的追求与实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去发掘学生的天性,洞悉学生的思想,从而以一种最人性的方式去达成以人为本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并在这种过程中享受无限的教学乐趣。
(作者单位:清水县陇东乡中学,甘肃 清水,741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3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