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印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高职学生虽有一定的“做事”能力,但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做人”能力方面的欠缺必然不利于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等学科的通识教育,以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
作者简介:郑印乐(1976―),男,河北隆尧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52-03
我们习惯用“高等职业教育”来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前者注重和强调专业教育,这使得我们在这一类型的高等教育活动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普通性说明,在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所有学生的一般教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理念和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是融合了古希腊、欧州中世纪大学时期的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理论和英国自由教育(liberl education)理论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它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正如卢梭所说:“在使爱弥尔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1]。
通识教育在大学阶段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持的训练,以及个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因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2]。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其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辩各种价值。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博与专的关系。
从内涵上说,通识教育就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正如斯宾塞所说的:“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3]的教育。这种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育。所以,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身心健康的公民,通识教育是大学实现其宗旨的核心。
强调专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与通识教育不同,它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强调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做准备。
从教育史上看,大学发展之初的专业界限是非常模糊的,直到中世纪,大学才有文、法、神、医等分类(文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从此开创了大学专业教育之先河。随着自然科学在十七世纪的崛起,专业教育逐渐主宰了大学校园,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趋势丝毫没有放慢脚步。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达更加快了这一脚步。
二、高职学生的基本现状
(一)学生的性格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多为17、18岁的独生子女,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氛围和抚养方式给他们的性格形成造成了诸多问题。如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往往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致养成了孩子缺乏独立和懒散的不良习惯,从而在学学习中很难做到独立、自主、积极的学习。另外,家庭教育中不适当的利已主义教育,与人交往中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心,致使孩子形成任性、执拗的性格,这种性格不利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人格塑造和道德品质培养。
(二)学生的文化功底
从生源上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通过对口招生进入大学的,受中学学习内容(偏向技能性)和学习方式(以实训为主)的影响,使他们没有像普通中学生那样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锤炼,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功底较差,主要表现有文字表达能力差、书写能力差、文学素养低、英语基础薄弱等。
(三)学生的学习模式
上述对口生源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所学习课程的职业性和技术性比原来更加深入和突出,所以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在一定阶段(如大一年级)大于理论知识学习所占用的时间,因为这一门技术的掌握必须有实践环节作保障,这也是高职院校加大实训教学力度的原因所。但在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轻视或忽略理论知识学习的心态产生,在这种心态影响下,他们更不愿意静下心思学习其他的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再加上他们思想普遍活跃但自我约束能力差有时又过于放纵的特点,他们往往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专业理论和其他理论课,严重的有时还逃课。因为在他们看来,上高职院校,只要学会一技之长,会“做事”即可。他们忽略了对自己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大有帮助的某些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做人和修身”课程上欠了“学时”。
因此,这些高职学生毕业时往往仅学得某种应用性职业技能,但缺乏渊博的文化知识。这样很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和职业的长远发展。况且,社会尤其是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综合型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是就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虽然企业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但他们更希望在此基础上招聘具有渊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综合型人才。
(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同度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显然不能回避以职业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绝大部分走向企业就业,而优秀企业员工必备的素质就能吃苦、讲诚信、具团队合作精神等,但目前我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涉及礼仪、心理、诚信、协作精神等道德品质教育的专门内容则较少。教育内容的不到位和自身修养的欠缺势必导致部分学生就业后,如果受到物欲的诱惑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可能会丢弃作为一名优秀企业员工所必备的一些良好品质,在这种情况即使他有较好的业务技能也不会被企业所重用,这样必然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因此,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毕业生的认同度较低。但这种低认同度主要表现为对毕业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不满意,诸如不能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时上下班;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不愿干小事、不愿从基层做起等,而非对业务能力和智力因素方面的不满意。
三、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首先,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该教育理念注重在大学阶段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通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所学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其直接的表现就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外,人文知识的薄弱或缺失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在美国,二战后的通识教育更强调掌握现代基础科学知识、基本能力和道德规范,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品行、人性、基础知识等人文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而严格的训练。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文科也一向被视为重要的支柱学科,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统计数据来看,在美、日、印、法、德、英等6国,人文专业是各国就读人数最多的专业。美国往往将学生掌握文科知识、人文治学训练的程度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等,看成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是否精通历史、熟悉伟大的文学名著和深谙基本的哲学原理,看成是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教育的基本标志[4]。
因此,进行通识教育,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性格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一般都以专业教育为导向来确定学科的定位与发展,它首先是基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过于强调专业科目上的训练,以致缺乏选课的自由空间,难以提供学生适应成长与多元学习的环境,亦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考、抽象思辩的能力。同时,高职教育的技术性特点使其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做事”能力,但这种教育的性质使其很难做到在大学阶段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等,即“做人”方面的全面培养,而上述目标则正是通识教育所强调和追求的。在通识教育的氛围中,课程注重与当代种种问题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更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职业教育强调让人能“做事”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所强调的教会学生“做人”的理念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既能“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和企业都愿意吸收和接纳的。
芝加哥在大学校长赫钦斯说:“大学存在两个目标的冲突,一个是纯粹对真理的追求:另一个也是大学所公认的,就是为人们毕业的事业做准备”[5]。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前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认为“我们的专业人员所获得的普通教育决不能只是他们接受技术训练之前的教育,而必须与技术训练同时进行”[6]。这些说明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应该共存的,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使其在校生更能深深懂得就业是自己的直接目的,高职学生更加重视就业工作。而开设职业指导课正是解决他们燃眉之急,是雪中送炭。但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就业思想教育,就业心理指导,教育理念的目标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础性语言的训练和文化、历史、科学等普通文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心理学、管理学等专门知识的讲解、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陶冶高尚的道德,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如可以尝试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流利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上急需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更是人才市场的抢手货;组织专门的分主题的演讲比赛和作文比赛,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开设关于文化、文学、历史等的系列讲座,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和文学素养;举办各种礼仪讲座,把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渗透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讲解中,再以场景或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举行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在日后工作中坚持终身学习等等,这样可以丰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因此,这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当然,这需要有一支跨专业的高素质的专职老师队伍做后盾。
参考文献:
[1][2][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1-95.
[3]藤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165.
[4]吴秀明,严晓蔚.世界一流大学文科教育理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53.
[5][美]罗伯特殊性・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