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如香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动作,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课程,但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体育学习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后天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环境与教师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就影响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影响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
1.社会、家庭的因素。小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直接影响。社会上“重文轻武”以及搞体育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文化学习成绩,忽视体育对增进健康、培养“身心两健”人才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一堂体育课,若教师组织得法,就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3.教学手段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堂体现出多层次的练习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手段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去诱导、启迪学生,使师生都有成功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师生情感的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也是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教师在儿童少年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信任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与授课教师的情感“迁移”到该学科的学习中。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必须经过反复实践,这就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就会使师生情绪对立、感情疏远,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5.场地器材因素。目前,不少学校存在场地设施、器材缺乏等现象。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如何合理布置场地及选择器材都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设计好场地器材的合理搭配,创设情境,营造气氛,使学生有如置身于大自然中玩耍,从而引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大都是为“好玩”而学,不感兴趣的项目就不学,有的是为应付考核而学,只求及格就满足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角色的认同感。跨世纪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呵护,养成了以我为核心的性格特点,一旦离开家庭,就会产生较强的焦虑与不安全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体操为主,形成小群体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担任一定的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集体或小团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体育的自信心。对于调皮的学生,可通过游戏等群体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作风。在游戏活动中,有些表现较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在某时期内可适当降低要求,发现他们的亮点,适当给予表扬,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通过醒目的标语,内容丰富的黑板报和广播等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与每个人的生活、就业、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学校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树立终身热爱体育的观念。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除了组织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体育比赛外,还可适当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较、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观摩比赛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3.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诸多游戏教材中都存在着竞争的因素,其目的在于要求游戏双方勇于顽强拼搏,在与同伴团结战斗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及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争强好胜”的欲望和被压抑的情绪得到积极、健康的“发泄”,逐步学会用体育活动来调节和放松,适时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劳。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提高他们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4.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消耗的体力较大,容易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因此,教师要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和密度,使学生体验到运动后的快感。在学生学习压力大、活动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负荷和合理的运动组合,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江岸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5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