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学史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龙长学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法的变化、板书的新颖别致、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都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他们的有效注意,产生学习兴趣。
  
  一、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电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所以,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面面俱到,一讲到底,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被动接受、兴趣索然。因此,要根据高中学生思维水平、操作能力大大提高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有序地开展双边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和探索,注意讲授法、谈话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把教、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材中分析、介绍得比较详细、明了的知识,“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时,才去帮助他”。(蔡元培语)
  
  二、注意变语言呈现为图表呈现,加强直观教学
  
  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途径,它能准确、迅速地传递知识。但这种方式一般只通过学生的听觉起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图表、地图、幻灯、电影片断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具进行教学,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图表是比较经济、方便的直观教学手段。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利用放大了的《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他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
  
  三、注意板书的直观、形象化
  
  板书是直观、形象、无声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它和教师语言属于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手段。借助于数码、符号、简短的词句,没计和使用图表式板书(表解式、图示式、线索式、对称式、方位式等),能将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简明化,充分体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发展和空间立体多维的特点,提示历史概念各个要素问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充分刺激学生视觉系统,减轻听觉记忆负担,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构成学生形象、直观、具体的知识体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阶段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不像初中生那样,只是关注直接结果,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变“是什么”为“为什么”,从抓住疑点人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释疑解惑中获得求知的乐趣。
  
  四、课堂教学设疑
  
  1、以疑导入,制造悬念。
  导入新课时,设置疑点,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讲“美国内战”时,用“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什么在十几世纪六十年代会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影响”等问题导人,使学生围绕内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作用、性质、影响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在讲“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时,首先提出问题:“八・一三事变后,为什么蒋介石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从‘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转而抗战”,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共的积极推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英美在华利益和蒋介石政权受到严重威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
  
  2、讲中设疑、质疑。
  平铺直叙的教学,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启发诱导。如讲“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封建落后的埃塞俄比亚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讲“海地独立”时,启发学生思考:“海地为什么能战胜法国这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等等。这样,教师不断设置疑云,使学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情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联系分析,获取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出与课本、教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展开讨论,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四方面的做法,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家医药管理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