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秀凤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等教学方式所代替。但长期以来固有的思维方式仍然困扰着一些教师的教学,造成学生可能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下面谈一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我觉得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和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一颗真诚而平等的心来对待学生,尊敬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感情,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和理解,从而建立起和谐而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对于教师的建议、意见甚至批评,学生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常言道“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愿意上你的课,才能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对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活动不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想挖掘学生的潜力,首先需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周围环境等,我在这方面就深有感触。像我们任历史课的教师,往往教好几个班级的课,平时课时又少,别说在短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姓名,甚至有的学生到初中毕业时老师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任初一历史教师,一天下午放学后,我晚走了一会儿,听到办公室外有报告的声音,叫进来一看是一班的两个女生,她们一进门就说:“老师,你以后上课多提问我们吧!我们都喜欢上历史课,想回答问题,可你从来都不叫我们。”听了她们的话。我深有感触,我说:“以后一定多多提问你们。”学生走后,我反思了一下:是的,我还真让她们回答的不多,但我马上就找到了原因,不是我不想提问她们,而是我叫不上她们的名字,久而久之造成回答问题多的更多,没有被提问过的常常沉默。这样会使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生的名字很关键,特别是在新学期开始,这从另一方面也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要力求简洁明了、易操作,不拖泥带水、含糊其辞等。比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客观题、基础题,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中上等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回答归纳概括题或主观发挥题,不但可以克服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最主要的是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才智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自信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会的学生不举手,会答的学生也懒得举手。我觉得究其根源是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鼓励不到位;再就是我们回应有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方法简单,语言粗暴;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我们为了赶时间,完全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造成自问自答。根据以上的情况,天长日久,学生就形成了懒惰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用“赏识教育”,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用委婉的语气来纠正,使他们不会因此感到失面子。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你再好好思考一下可以吗?”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不要吝惜赞扬和鼓励,要发自内心地表扬、鼓舞他们。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忘情地抢答问题而没有丝毫顾忌。
四、课堂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局限于师问生答的单一教学形式,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辩论会等活动,并且将课上学习与课下活动相结合。学生可以观看影视节目、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历史书籍报纸、参观文物古迹等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发挥自如。
总之,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