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一个“读”字了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明龙

   目前的语文课堂,朗读越来越受重视,举目所及,各种性质的公开课读书声四起,占了课堂相当长的时间。“以读贯穿课堂”、“以朗读为主线”成了非常经典的课堂评价用语。有人认为,“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路径;大而言之,是教师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水平的标志”。评价语文课,到了以读论好坏的地步。课堂上确实应该书声琅琅,但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语文课怎一个“读”字了得?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学生把许多时间用在课堂朗读上,不太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语文课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朗读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技能,是一个过程,目的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人提出了“以读代讲,以读代练”的看法,我认为“代讲”、“代练”都不是“读”所能承受之重。读有读的作用,讲练有讲练的功效。综观我们的学生,朗读水平高而语文能力不怎么样的比比皆是。朗读好只能说他读懂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他把这种情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了出来,但要他说出这种意味,他却可能会因为缺乏丰富的词汇、恰当的技巧来组织,造成意味准确而言传有误的现象。朗读不是万能的,大声朗读无法也不应该成为语文课新理念的标志。
  
   一、为什么要读
  
   目前的语文教学强调朗读,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读”本身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到文章内容、神韵、风格,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而且非常好操作。其二,课改前的课堂存在着朗读的缺席和弱化倾向,过多的讲析、练习充斥课堂,课堂琐碎、机械、乏味,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其三,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古人有重朗读的习惯,它是读经时代重要甚至是惟一的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一部分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借新课程的东风,便迅速蔓延。
   可是,我想说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有多少时间让学生书读“百遍”呢?学生受到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朗读百遍后就真能深刻理解文章了吗?朗读真能促进我们的课堂效率吗?我看未必!一味强调课堂朗读是与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只沿用与古代信息资源相对较少、学科单一的状况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记得前不久在我区组织的一次好课评比活动中,有一位老师执教《沁园春・长沙》,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小组读,还变着花样翻读,前前后后一共读了13次,就是教师不读,就是不知道每遍读的目的,就是看不出这一遍遍读的区别在哪里。如此朗读,课堂有效性何在?不管怎么读,最起码要思考读的必要性和目的性。现在的朗读,相当一部分是随意的、无层次性的。为朗读而朗读是课堂教学的大敌。一味地强调读的活动形式而忽视读的目的,甚至无视课堂教学目标,导致朗读在新课堂上的失衡。那么,读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老师的朗读目的更现实的是为学生,是为教学效果,是试图通过朗读来帮助理解作品、示范朗读技巧,激发朗读期待,引起情感共鸣等;学生则希望通过朗读实践来感受作品,体会作者与自己的情绪相通处,增强对语言、语义、语法等语言要素的感受力,内化自己的思想与能力等。
  
   二、怎么样去读
  
   请看一位老师在上冯骥才的《泥人张》时,选择了通过朗读来走近人物。他为了让学生感受海张五的嚣张、目中无人,选了一句语言描写:“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叫学生反复读,大部分学生认真模仿,点名4位女生读时,有些调皮的学生在窃笑。我认为其创意是好的,在人物形象揣摩时,任何好的分析都比不上自己的品读,但选的点不准,破坏了读的效果。这一课中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与俗世奇人的故事相得益彰,但落实到这一句上,反复精读、品读、揣摩,则有些不雅。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准朗读点尤为重要。例如一位老师在教《春酒》时,对“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散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段话让学生入情入味地读,让学生想象“我”当时的状态,学生的思维被调动得非常活跃,学生的精神状态、参与状态、生成状态都很让人满意。
   新课改后课堂上的读指向言语形式的居多,通过读来涵泳、玩味语言,那很好,但内涵丰厚的文字又何尝不值得在课堂上朗读呢?还是执教《春酒》,一位老师以“家乡味”为切入口,解读出对“淳朴的乡风、慈爱的母亲、有趣的童年”的无限怀念,再归结到“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一句话,反复朗读,作者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使课堂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使课堂言有尽而意无穷。选准读的内容更能真正凸显读的魅力。
   现在的课堂过于强调朗读,而忽视了默读。朗读偏重于表现和交流,而潜心默读可以思考、品味、揣摩、推敲,更有利于感悟与联想,是一个“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就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取消默读过程的课堂,缺少了几分思考的力量。读的方式不应单打一。
   再次,适时点拨朗读技巧。现在有的教师上课就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不在朗读技巧上适时加以点拨指导。仿佛一指导技巧,就成了惟工具论者。我认为不能一味否认技巧的指导。强调情感的感悟,并不是说只要感悟或者除了感悟以外别的什么也不能做,感悟与指导这两者本身并不是对立的。朗读作为一种技能,它的处理手法有普遍意义,可以触类旁通。技巧上必要的指导可以缩短无谓的摸索。技巧者,巧妙的技能也,是智慧的结晶。当然,语速的快慢疾徐,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不采用“纯技术”的手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在熟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这对学生朗读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三、关于读的两点反思
  
   1.朗读非常重要,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朗读不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还有对话、合作、思考、拓展、联想、感悟等等。一味地强调书声琅琅,是不是挤占了其他活动的时间,使课堂活动单一化、浅层化?让课堂多一些令人怦然心动的教学内容、追求提升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吧。
   2.朗读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应该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笔者曾经就这个问题在学生中作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上作短时间的朗读很好,但长时间、高频率的朗读让人厌烦,而且效果不好。笔者了解过其他学科的老师及其他职业者,普遍对课堂上的反复朗读持不理解的态度。这一点是否值得我们反思?
   语文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继承的,又是发展的。需始终牢记语文学习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语文的基础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不可盲目跟风,不迷信专家学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种种新理念,我们语文老师要有咬定“语文”不放松的韧劲及冷静的头脑,要有平衡兼顾的智慧。
   我觉得王力先生关于古代汉语的论述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怎样来学习古代汉语?这有种种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不一样。一种是重视感性认识,古人就采取这种方法。古人学习一篇文章,强调把它从头到尾地来熟读和背诵。古人读书从小就背诵几百篇文章,重视感性认识。学校成立以后,尤其是五四以后,逐渐喜欢讲道理,解放以后,更要求讲规律。不管讲道理和讲规律,都是重视理性认识。这两种办法到底哪一种好?我认为两种办法都好,两者不能偏废,不能单采取一种办法。”读也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学改革就需要在这样的大智慧下走向圆融,走向成熟。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