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无定式 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 涛 顾美花
诗词是前人的精神结晶,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简洁而蕴意丰富。所以如何做好诗歌教学,尽现诗歌魅力,领略其中精髓,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此,笔者将教学中的偶得整理出来,供方家指正。
一、拓展想象空间,品味诗歌内涵。
源远流长的诗歌穿过岁月的沧桑,以唯美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应张开想象的翅膀,越过时空,同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用心去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如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学生对于古人奇妙的爱情兴趣盎然,查找资料,同学间互相讨论,基本上体会到了词中那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望江楼上苦苦的相思之情。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词内涵,我又适时地在课堂教学的末尾向学生抛出一个疑问:“今天思妇失望而归,你们想知道这个女子以后的生活吗?”学生齐答:“想。”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起来,是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时候了,于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给思妇“安排”一下明天的生活。
二、发散思维,多点体会,纵横捭阖,融会贯通。
1.换词法。
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边塞风光,把词中一句话改为:“塞下秋来风景( )。”试换词语,学生思维活跃,在比较中真切地感知到词中塞外风景的奇异之处。
2.换句法。
打破词与词的界限,采用“蒙太奇”的组合手法,让学生体会不同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如教学《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时,词中第一句写眼前之景,情景交融,其景悲凉,其情哀伤,有学生提出将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放在《武陵春》前可以吗?学生顿时议论起来,各抒己见,我不禁为学生们的新奇灵活的想法而叫好。这样的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
如在教学《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时,学生通过学习领悟了词中描绘的雄浑壮丽的边塞之景,以及展现的异域风光。这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内作业题:用词中的“雁、边声、角、嶂、烟、落日、孤城”等事物,发挥想象,写一段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的片段。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了再创造的成功感。
教无定式,学无定法,只要在教学中放飞学生的想象,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作者单位:邹城石墙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