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伶俐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在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一项具体而又重要的内容。
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十分重视。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规定,还是新教材所选的大批文学作品的课文,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突出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是对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目标的一次突破。而且,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新课标中的这样一些表述: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有益的启示,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等等。其关键词就是“自己”,也就是学生。这告诉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来说,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要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完成目标。
首先,教师要以独到的阅读见解,带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被引导后的再创造。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联系教材,才能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才能使教学有新意和创意,达到带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自己阅读、理解、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从中体会到个性化阅读的魅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独特体验的兴奋感,从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乐于思考,追求发现,进而喜欢语文,热爱生活。
例如,在教授《山中访友》一文时,以往都是进行朗读、分析、欣赏、对话、仿写这样的设计,而我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却有了新的体验: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却又常感不满,总认为幸福是别人的,烦恼总伴随自己。而《山中访友》的作者却告诉我们,幸福并不遥远,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寻找。因而,在作者的心灵里,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溪流、瀑布……这些来自天地的精灵,都让他感到快乐无比。
在文中,我还体会到了:要平等地对待生命,拥有博爱、宽容之心,才是做人的品质,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的一种保证。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命运,赢得人生。
当我有了这样一种新鲜的阅读体验与人生感悟时,我就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以“阅读”为基础,来引导学生获得独特感受体验上。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收获与认识。
其次,教师应以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人都是感情动物,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从而体验生命。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体验,铺垫出能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乐趣,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与体验。
例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众多的老师,因为没有相关的经历,而错过了作者所描绘的“冬天百草园捕鸟”所带来的乐趣。而我的童年是在陕西的大山沟里度过的。那时的冬天,大雪封山,毫无去处,而捕鸟便成了孩子们最大的乐事。因此,读到这段描写,便引起我亲切的回忆与体验,就会真切地把捕鸟经过,边演示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学生听。对于从小生活在灰色城市里的他们,那仿佛就是童话中才有的故事情节,于是,我乘机启发他们:对于从小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的“我”,下雪后,能在百草园捕鸟,是不是一件乐事?和前面的“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否形成一种鲜明对比?如此,我以自己独特的体验,帮助学生获得了间接认识,不但更好地完成了阅读目标,而且,让学生拥有了难忘的记忆。
在讲授《木兰诗》时,我感受到木兰作为一名女子,“替父从军”并不是她的本意,只是因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无奈才上战场的。“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作为一名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普通女子,尽管不情愿,但在报国爱家的前提下,木兰还是大义凛然、悲壮前行,木兰的形象美也就得以显现。当她胜利归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更是把木兰的形象美推倒极致。因此,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利用动画片《花木兰》的片段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影片中的木兰,与诗歌中的木兰进行比较。在配乐范读和自由朗读声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与想象,来品评诗歌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通过“荣归故里”这一详细情节的重点分析,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木兰换装后,见伙伴时的情景,锻炼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样层层深入的活动中,学生借助老师的引导,相互合作,积极探究,每个人都对木兰这一形象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从中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营养。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同样应该注意,以自己独到的阅读见解,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带动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进而帮助他们获得独特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
石伶俐,山东潍坊广文中学语文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