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六法举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野军

  中国是诗文大国、诗文王国,诗词文赋浩如烟海。即使选之又选的高中语文必修本、选修本、读本等,学生要阅读的文本仍然不在少数,也仍然存在教与学课时不足的矛盾。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实施差别化阅读策略,教师没有实施差别化阅读指导。相反的,不少教师阅读教学总是企求一个文本解决背景、主题、写法等一揽子问题,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不同文本的特性也没有能够重视。早在一千多年前,曹丕《典论・论文》写道:“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他说的是创作,其实阅读亦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根据文本的基本特征与具体情况,抓住文本最重要的特点和最突出的亮点与之对话,从而积极而有个性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是差别化阅读的内在要求。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不仅诗歌如此,古往今来,凡经典名篇,不论何种体裁,莫不在情、言、声、义方面立其标杆,引领文坛,也让读文者体会精妙,细品神韵,领略无穷无尽的情、志、理、趣、境、韵之美。
  
  一.品味情感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 (《文心雕龙》),写诗作文,情为基础;阅文读诗,情为旨归。何以“情动”?何以“人情”?人情世故,山川风物,家国天下,作者置身其中观其悲欢冷暖与优劣得失,感情自从评价看法中来。品味其情,感同身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一同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就是要走进作者的生活世界。生活是琐碎具体的。明代归有光一篇几百字的《项脊轩志》写了几十年,其问祖母阖门、母亲发问、妻子学书等生活细节历历在目,一间“室仅方丈”的“百年老屋”寄寓着作者家道衰落的悲哀,怀才不遇的伤感和对妻子的深情怀念。生活也是情味悠然的。“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空中楼阁》一个比喻,台湾作家李乐薇即把闲静、清新的家园展现在读者面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真实的生活孕育真实的情感。对于记述生活体验的作品而言,披文人情,抓住其中的生活细节与生活感受,是指导学生品味文本情感的钥匙。
  走进文本,就是要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是丰富的,精神世界是广阔的。社会与人生超出小我的大问题或者终极问题,会使作品变得厚重,也使作者的情感显得凝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读司马迁《报任安书》对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我们体会了太史公忍辱负重的悲愤。“心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杜甫于百姓哭声震野时的慨叹,分明使人感到他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同情与对国家治乱的深重忧虑。论中有情,情寓于理,是读这一类文本要注意的问题。
  
  二.体察志节
  
  为国为民是我们这个民族精英分子的鲜明性格,“诗言志” (《书・舜典》),读此类作品,会因文本中流淌的崇高的使命意识而怦然心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首《沁园春・长沙》,让我们为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壮志而震撼,这个发问足以统帅全篇的情、事、景、物。读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坎坷一生的词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壮志难酬的沉痛义愤,重重地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人生目标笃定,则人的定力持久,虽有磨难挫折而节终不改。观其操守,崇其人格。对“仁政”的坚守和“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欤”的救世责任感,赋予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不辞其远的求索意志,则使屈原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主体独立人格。读文教学重视对学生人格、理想的熏染,本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文本相关信息细心体察,会给学生打下一生受用的精神底子,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三.精思义理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资于治政,以文化人,乃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正因为如此,那些总结为人处世、治国持家经验教训的篇章,总是为人反复咀嚼,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断给人以启迪。
  教师要重视发挥这类文章的教化功能,带领学生精思义理,使之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社会之理。魏征基于“怨不在人,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而谏太宗皇帝“十思”,洞见深刻,不仅益于理政,而且指导做人(《谏太宗十思疏》);史铁生在地坛静静地思考了几年人生“死、生和怎样活”三件事,深沉蕴藉,启示人们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的道理(《我的地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的警示穿透历史长空,使人凛然自醒(《阿房宫赋》);“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里,也在其他地方”,他的话被恐怖的吼叫打断了,先驱者孤独的悲剧命运,说明了改革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房龙《(宽容)序言》)。义理成就了这些名篇,它是文章之魂,凝结着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生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性思考,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读文就应该读出这些东西来。
  
  四.涵咏趣味
  
  宋人陆九渊有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即沉浸其中,反复感受;兴味,即趣味。凄文而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是从容之事,学生在沉静中才能体会文中的事趣与言趣。《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作者久居北京,非常熟悉北京人的生活,全文虽以说明为主,但间或写几笔北京人的生活琐事,却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如“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就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胡同文化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活,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读来可感可触。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让人感到语言的魅力,他说:“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他在谐谑之中翻出《伊索寓言》的新意,如在蝙蝠的故事中,他读出一些人“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中,他得出“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的结论等等。这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反讽的手法,蕴涵着作者的丰富的社会洞察与高度的人生智慧。事物有趣味,缘于人以有趣的眼光看世界;语言有趣味,得益于人的个性与修养。这样,作者笔下,才有生动叙事,风趣言说;读者读之,才

会趣味盎然,会心一笑。
  
  五.深入其境
  
  境,即境界,即有思想与艺术的高度,它是作者对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国家民族关系的思索熔铸于艺术形象的结果,往往表现为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
  时间辽远,空间阔大,人却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就是大视野。陈子昂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四句,将人置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写尽了人的孤独悲怆,揭示了人类永恒的悲剧性主题,文极约而意极丰。而大胸襟总是表现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却把个人命运置诸其下,不惜牺牲自我的勇气。读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可知先生一次次转向,到听从将令,奋而为文,就是一次次超越自我,一步步融人大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始终高扬人的主体精神,视艰险挫折如寻常者,就是有大气魄的人。姚鼐“登泰山而小天下”,虽“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然而“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景色如此雄奇,日出如此壮丽,再回读“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白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登泰山记》),令人禁不住击节而叹。当然,文本中所体现的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是作者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和丰厚的学养的外在流露,真正要读懂它,不能局限于文本,还要知人论世。
  
  六.吟赏词章
  
  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解闷》),吟赏诗文可揣摩其语言音韵之美,包括词藻句式、声调音韵和修辞技巧。请末湘乡派古文领袖曾国藩说:“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强调语言形式对写诗作文的重要作用,文本的词章韵律既是表现情、志、理、趣、境等内容的载体,又是这些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反复朗读、吟诵中读出文本的词章韵律之美,利于更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韩愈与其侄韩老成情同手足,韩老成死后,他和泪写就《祭十二郎文》,文中在叙述两人三别三会后有一段文字:“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先连用三个“邪”字,再连用三个“乎”字,语言节奏很快,语气急促,作者信而疑、疑而信的矛盾心理表达十分强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外,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十四个叠字,巧妙利用汉字叠字的音韵特点,营造了凄惨愁苦的氛围,抒写了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孤独寂寞的精神痛苦,收到如泣如咽的效果。现代诗歌散文名家也同样讲究词章韵律,用以塑造意境,抒发情感。徐志摩《再别康桥》叠词的使用和回环、复沓的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朱自清《荷塘月色》用通感的手法和大量的叠词,突出了月下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烘托出静谧、温馨的氛围。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古今诗文名篇,如果没有这些精粹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没有作者在措辞炼字、格律声韵等方面的匠心独运,其艺术成就必定大打折扣。
  行文至此,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个文本而言,情、志、理、趣、境、韵,总有其一个或几个方面亮点突显,提倡有重点有差别地读文教学,只是复杂多样的读文教学策略之一,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指导,因为读破一点,就能走进文本,这是开展整体阅读的前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