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的举例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教师教学时要发挥举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举例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65-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内容对初中生来说,往往比较抽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光凭理论说教,而需列举一些课本以外的事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说服力。在教学中,我认为举例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生为本,选取事例贴近学生
道德与法治课是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选取例子时,不能以自己的经历出发,而因以生为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例子。教师在讲授书本知识时,要选用最近发生的距离学生较近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热点”、社会生活的“热点”和学生行为实践的“热点”的事例组织教学。使学生从一些丰富形象的感性材料中,抽象出理性的认识,从而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激发学生兴趣,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换言之,必须注意事例的接近性,即接近学生。
比如,在人教版八下《公民权利》一课中,对于“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理解”,学生往往会存在疑惑:“既然公民有政治自由,为什么许多‘游行’被说成是聚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呢?”此时,教师就应该结合社会热点选取事例,如最近发生的香港非法占中游行,占中游行在表达自己意愿时采用了非法方式,对社会、国家和他人产生了直接与间接的巨大损害。以此为例,让学生区别政治自由与聚众闹事等非法行为之间的异同。这一事例的选取,也正符合事例的真实性,经典性的要求,使学生信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与时俱进,呈现事例生动新颖
好的事例需要好的载体加以呈现。所举事例如果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教师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往往就能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的思考。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呈现事例。教师如果仅仅凭借讲授法向学生介绍事例,则不免过于抽象而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具、多媒体等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为学生设置情境,使得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人教版八下中讲到“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本地区的照片,給学生播放历史影片,让学生把残破的旧中国与发展的新中国对比,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视觉的冲击,加深对变化的直观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变化背后原因的思考。再如,在学习人教版七下《青春的证明》一课时,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自尊心的敏感阶段,此时的他们对于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感到担心与害怕,同时比以往更加在意他人的目光。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恰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导自演,自我反思,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审视自身的变化与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做到自尊自信同时又尊重他人。
三、知行合一,以理服人以例感人
举例是为理论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要着重分析事例,将所举事例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能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对其所举事例必须讲清讲透,尤其是在呈现完事例之后要加以归纳、总结、评说,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又是怎样说明相关知识的,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选取的事例必须紧紧结合书本的知识点,寓理于例,以理服人又以例感人,使学生在碰到类似的情况下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上第四课《诚实守信》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选取了这一事例:马斯特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牧师,他思想新奇,语言风趣,喜欢与教徒们开玩笑。一天,他站在讲坛上布道,说道:“说谎是你我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现象,你与我都说过谎。不过,说谎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便很容易走向犯罪之路,所以,我今天以‘不应说谎’为题,跟大家谈一谈说谎的危害。在未谈主题以前,我想问一问,你们之中有那几位曾经读过《马太福音》第三十三章?”马斯特的话刚说完,几乎所有的教徒都把手高高举起,声明自己看过。马斯特见状,连忙用手示意大家把手放下,然后,他幽默地说:“亲爱的教友们,在《马太福音》中,根本就没有第三十三章!你们都在说谎!”在这一事例中,其实马斯特牧师与信徒们都说了谎,然而两者的性质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马斯特牧师实质上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呈现事例之后必须加以归纳、总结、评说,指出二者的区别,帮助学生学会区分诚实守信与不说假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辨别谎言与谎言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如果教师不加以全面地评析与讲解,则易使学生机械地看待问题,最终使理论与生活分离,与实践脱节,成为一个“书呆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紧密相连,但又高于生活。要想使学生能理解知识、获取知识,教师必须从源头出发,选取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的事例,从事例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例,不断探索,力争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