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群体反思新环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储明岳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教研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扩大了教师反思的渠道和途径,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笔者结合2004年以来参与江北教师博客网的开发、运行等实践工作,对网上群体反思平台的搭建及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对Blog与QQ群相结合在教师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反思。
Blog+QQ群构建了群体反思的环境
Blog和QQ群相结合的优势
目前,Blog已被大量应用在教育领域里,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师反思工具。教师除了可以在其中记录自己的学习、研究、教学经验与思想变化外,还可借助Blog“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把自己的做法、经验与异地教师分享,既为他人提供思维的前提和原料,也帮助自己反思,在群体的分享与交流中促进自身的提高。QQ是基于Internet的一种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是国内用户最多的通讯软件之一,也已成了大多数教师必备的网络通讯工具。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网上寻呼、在线实时交流,而且上线时还可以收到别人在你离线时发给你的留言。它的最大优点是群功能,我们可以组建不同的研究群体,共同反思教育问题。以上两者比较,QQ虽具有即时的优势,但是交流过的信息不易保存、共享,并且交流的信息可能是肤浅的。而Blog正相反,它没有即时通讯功能,信息发布与他人浏览是不同步的,而且需要教师的访问,如不访问就不知道Blog的更新情况,但受众群体广,反思日志在网上一经发布,它就同时展现给了网络中的其他教师。因此,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可以搭建适宜教师群体反思的平台。
Blog+QQ群的建立
(1)建立区域性Blog平台。首先,要由县(区)或县(区)以上教育部门组建Blog平台。因为平台的开发、运行、管理、维护都需要经费,如果学校各自为政,建立自己的Blog,则区域太小,不利于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其次,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建立Blog,如设立教研室、名师(特级教师)工作室、教研组、教师个人等Blog。另外,Blog平台要给教师提供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有域名,有空间,可分栏目,可管理。
(2)建立教师研究QQ群。每位教师免费申请一个QQ号码(其实很多教师早已有了自己的QQ号,无须重新申请)。然后,根据不同学科建立不同的学科QQ群,如语文备课小组QQ群、数学教研组QQ群。也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建立不同的课题QQ群,还可以建立班主任QQ群。每当建立一个群,要通过网络媒体通告给教师该群群号,规定教师用自己的校名加上真实姓名作为群标识加入(这并不影响教师在群之外使用昵称的功能),使交流更加方便。
(3)Blog+QQ群平台的运行。当一个研究群要进行教师的共同谈论,管理者可以先把研究主题、内容、要求、注意事项发布到Blog上,再把这个发布在Blog上的信息通过URL发布在QQ群上。这样,教师都可以通过QQ或者通过浏览Blog获知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在QQ群或Blog上回复、讨论。
当然,什么时候使用QQ,什么时候使用Blog,这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要看哪种工具比较适合、效率高。例如,一位教师要请教他的师傅修改文章,他可以把文章放在Blog上,通过 QQ告知他的师傅。这样师傅上线时能及时看到消息。又如,某学科举行了一次公开课后,需要教师参与点评,那组织者可以先把公开课的教案等资料放到Blog上,教师们可以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回复,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如,某个课题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但教师们又不在同一地方,则可以使用QQ召集教师,在特定时间内,利用QQ群进行网上交流,寻求解决办法。
Blog+QQ群促进教师群体反思
(1)加大了群体反思的深度。教师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通常是个体的反思,只有在教师集体活动时才会产生群体的反思。传统的研究活动结束后,都是通过组织者收集反思资料,或召开研讨会进行反思和交流,这样不仅需要经费支撑,而且时效性不足,受众面不广。而Blog或QQ上的反思日志,一经发到网上,就成为大家共同反思的对象,这里不仅仅包括参加活动的教师,还可能吸引大量的外部的教师,这些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又通过回复的形式反馈给作者,从而可能激起更深入的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使问题不断深化。这正是群体反思的优势。这种波浪式前进的反思过程是教师群体反思的精华,也是更容易做得到的用技术支持的反思。
(2)提高了反思日志的质量。大多数教师有这么一个心理:在教研活动中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在学校里能不交论文就不交。而面对网络,教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怕难为情、不自觉、抵触的心态逐渐被自然的、自觉的心态所代替,交流共享的理念也被激发,并逐渐学会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写出自己的比较满意的作品。
(3)提高了群体反思的效率。教师的反思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里,这一点在新课改时期尤其显得重要。传统环境下,在一个学校里的群体反思活动容易开展,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以及经费问题等,在校际、区际乃至全国开展群体反思就比较困难了。而Blog+QQ群能突破地域限制,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例如,某区信息技术组需要召开如何降低全区内网络病毒侵害的问题,组织者可以通过QQ群通知各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研讨,并且要求教师提前把自己的想法放在Blog上,供大家研究,到时候,教师们可以在QQ群里一起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反思的效率。
深层发展的研讨
(1)群体反思平台要得到传统教研活动的支持。通过群体反思平台,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能凝聚更多人的智慧,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但如果想得到深入的反思(这也是反思的目的),外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中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正是一种群体性反思的体现。所以,学校、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把教研活动和平台有机地结合,不但要对好的研究成果及时鼓励、发现、整理,还要防止群体反思庸俗化。
(2)群体反思平台要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将Blog+QQ群技术纳入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中,让它变成像Word一样人人会用的基本信息工具;把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中,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特别是学校要根据教师的情况建立网上群体反思评估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