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恰当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项敏鸥
当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想就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功能,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容易实现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某教师在执教《十几减几》这节计算课时,运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星期天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到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们越争越厉害,cat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了8条,你钓了几条?你自己数数吧!数出来就知道是谁钓得多了。”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数得眼花缭乱还没有数出来。它无奈地说:“小朋友,用你们学的知识帮帮我吧?”没等老师提问,同学们早已把手举得高高了。
以前上这节课的老师通过图片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些学生不列式只看图片就能数出结果了,缺少数学思维。运用多媒体动画自然有趣地引入课题,化静为动,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这时教师“以用促算”不但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十几减几》的算法,加深了对2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积累了问题解决的经验,使整堂课的教学更扎实有效。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拉近书本与现实之间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以声、光、色、形俱全,且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图像、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能够给学生新异的刺激,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书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经历情感的体验。
如某老师在执教《黄山奇石》时,先播放黄山的风景,接着出现许多的怪石图片,并配有怪石形成的解说,使学生一目了然,对黄山上那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有了直接的情感体验,再放飞想象,不用老师费尽心思解释学生也能体会到奇石的奇特之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学习难点,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让学生明白数学中一些公式由来是很费力的。如果教师以有效的教学技术作辅助,使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突破学习的难点,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利用动画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割、补、拼演示,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从而由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学习难点就不攻自破了。又如在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很难理解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如果在屏幕上先显示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把其中一个涂上颜色,通过旋转到另一个梯形旁边,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长就是梯形上底和下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从而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两个演示揭示了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并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指导,经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又能突出了数学的转化思想,也使学生学会解决类此类问题的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还要处理好“辅助”与“代替”的关系
有些教师由于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的效果存在认识上片面性,认为上课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从而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时过分追求全程效果,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只要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语言,电脑的播放语音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有的只重视“外在美”,把课件做得漂漂亮亮的,而忽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频繁使用课件,把它当成了电子黑板,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可以不写一个字。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实际上是学生是无奈地跟电脑学,从练习反馈来看效果也不理想。从这里看出教师没好好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一味地追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全程效果,让计算机代替老师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线性结构的课件改成模块结构,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从未过的事物和现象“近在咫尺”,开辟学生的新视野,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探究等能力。但我们要客观看待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要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否则,教学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在“电灌”,课堂俨然成了“网吧”,现代教育技术将失去教育功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