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彩虹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形成?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发展的。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认为立足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尝试实践,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探究、自主学习,并加强情感和个性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一、立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比如对概念的抽象,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方法的思考,要深入到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直观活动,概括活动以及具体化等智力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其次,要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第三,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 第四、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二、建立合作、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友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教师角色要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其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 第三,教师在设计框架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高度创设问题情境,并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个性时间和空间。 第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要视学生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 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并且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师要应使教学内容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三、加强情感教育,面向学生个性化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的自信。”个性化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教育,首先,从学生认识情感的心理角度去研究学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使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索、去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以争辩、探讨的空间。 其次,注重挖掘隐含在课程中实施中的智力和非智力的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失时机的给予关照和偏爱,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长。 第三,要精心创设一些对智力和意志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使教学充满激情和生命气息。 第四,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做有心人,精心设计,巧妙提出有一定质量、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驱使学生的去想象、创造的问题,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注意培养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设计问题要有一定梯度。要一题多解,有激励性,并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第五,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人格的塑造,鼓励他们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感受学习中的挫折,树立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信心,鼓励他们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树立自尊、自信、自强、不唯书、不迷信权威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不断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创造无限”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书育人中,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抓好问题的尝试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充分利用“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使学生更生动、活动、主动地学习,成为自主学习创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湖南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年版
  4 王鸿钧《数学思想方法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