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培坤
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兴趣又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没有必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上好富有诗意的第一堂课,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
上好富有诗意的第一课,引领学生到文学殿堂的门外,隔帘窥望,如雾中花、水中月、雨中山般的独特魅力,定会撩起学生的无限相思意,何愁他们不为觅佳文解忧思,上天入地求之遍呢?如: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届子的“若有人兮山之峨,披荔兮带女萝”,一直到西厢记的“碧云天,黄叶地,晓来谁染霜林醉,点点滴滴总是离人泪”,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美丽的语言!屈原的忧民忧国,浪漫狂放;陶潜的采菊篱畔,恬淡悠然;李白的举杯邀月,飘逸雄放;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沉郁顿挫;苏轼的大江东去,波澜壮阔;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势磅礴。多么富有个性的文人,多么绚丽眩目的华章!从诗三百的文学源头,驶人诸子百家的深深庭院;从楚辞文人诗的兴起,滑向汉赋大家的亭台;从唐诗宋辞的文学颠峰,飘落元曲民间的舞台;从明清小说的成熟,散人白话诗文的街巷……漂流在文学的长河中,陶醉了多少人!刘鹗笔下的王小玉那一双眼睛“如宝珠,如寒星,如秋水,如白水银里养着的两丸乌水银”,如宝珠一般圆润,充满光泽;如寒星一般明亮,星眸闪烁;如秋水一般清澈,不杂尘;如白水银里的两丸乌水银一般,黑白分明,顾盼生辉。多么精妙的比喻!立体的语言,清丽的文笔,多情的描述……文学如醇酒,陶醉了多少人!
二、读出神韵,偃仰啸歌皆为文
刘勰在《史心雕龙》中曾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欢海则意溢于海”,读书又何尝不是呢?当朗读者的感情被作品所激荡,当作者的心与读者的心碰撞出火花时,我们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从自己心底发出的真情实感的流露;那感受过程中形成的内心激流,一旦诉诸有声语言,便如飞泉流瀑,汹涌澎湃。
笔者教学生读书。很少用录音范读,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亲自朗读。有时候就找来班上朗读功底比较好的学生,我给他找好配乐,和学生一起来制作课文录音。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有“只有播音员才能读好,我不行”的悲观思想,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师生间的亲和力。在范读前,自己先听录音,字字揣摩,句句斟酌,立足自己的声音特色,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风格来。或如山间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江河奔腾,汹涌澎湃;或如桃林小径,鸟语花香:或如雪域黄昏,莽莽苍苍……真情的融注,直接感染着学生;榜样的作用,直接激励着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读出神韵,一展自己的风采,学生们开始关注电视、广播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朗读技巧,并积极地模仿练习,无形中就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这样把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自主学习,还课堂以灵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学习仅是学生通过教科书这个载体、教师的讲解这个媒介来进行的话,那么学习起来被动枯燥,又哪来兴趣可言?采取一种新方式,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教学,熟悉每一个故事的背景,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把握每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作者爱恨情愁的思想感情。如果课下安排学生借助网络、书籍,走出特定的时代,走进作者的生活,把握每一个沧海横流的岁月的脉搏,还原课文到原始的生活中,让人物动起来,无疑,每一篇课文都会充满灵性。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自己课下去做这些工作,就会剥夺学生课外自学的权利,同时也夺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四、美文赏析。弦动我心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篇美文,牵动多少人的心弦,何不引入语文课堂,为语文课增加一个亮点。
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时间,请一位同学朗读一篇自己非常欣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然后大家一起欣赏讨论。同学们对此很热情,每一节语文课上“美文赏析”都成为最受欢迎的内容。不难想象,学生们从一发下课本就开始看里面的文章,到讲解学习时内容早已不再新鲜,失去了吸引力;再有,教科书上的文章是早已定好的,一般情况下不能更改,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美文赏析”则不同,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且不受教学参考的束缚,可以敞开思路,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之,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内的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例子和媒介,去引出课外那浩淼无边的文学海洋,让学生通过主观的努力去感受文学之美,去尽情地邀游。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就来自课外这个“源头”吧!学生可以汲取无穷的营养,来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和欲望――让学生不再把语文列为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