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位学生的才能都精彩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颖杰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是人期望获得肯定和认可的需要。学生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推动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在自我表现中充分展示自我、开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搭建学生表现的舞台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教材越来越体现出其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熟练驾驭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表现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选择的地位。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通过“今日播报”让学生体会做主持人的睿智;通过“专题演讲”让学生体会演讲家的气势;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体会演员的惟妙惟肖;通过激情辩论让学生体会论坛辩论的酣畅犀利;通过“问题讲解”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循循善诱……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在这些“过把瘾”中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个“表现”的高手。今天我们给学生一个小舞台,必然会帮助学生开拓未来的大舞台。
二、创设学生表现的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学生心境,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值得探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课堂氛围的创设十分重要。首先,要创建生趣盎然的课堂。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主动表现。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死气沉沉,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失去表现的兴趣。其次,要通过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教师要热情洋溢地赞扬那些“好表现”、“善表现”的同学;还可以采取让学生鼓掌等方式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使学生获得“表现”后的心理满足;还可以通过评选课堂上的“最佳发言人”、“小主持人”、“小演员”、“小演讲家”、“小老师”等给学生以鼓励。再次,可通过打分和团队竞赛的方式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等方式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促使学生踊跃表现。最后,我还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或改变传统座位模式,以圆圈式、面对面式让学生体会平等参与的感觉。总之,在民主、平等、和谐、互助、激情洋溢的氛围中,学生必然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三、教给学生表现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还要教给学生表现的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使学生从一次又一次“好的表现”中获得良性刺激,使学生从一次又一次“好的表现”中获得更大的推动力量。要想有“好的表现”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课前提前预习准备,提前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做到胸有成竹,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有“好的表现”必须要有丰厚的底蕴。我引导学生多练内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编和表演能力等。比如在“今日播报”中不仅要求学生要说新闻,还要有对新闻的评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此拓展学生提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有“好的表现”必须要有好的仪态,我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要扭扭捏捏、矫揉造作,要做到声音洪亮、仪表端庄、姿态大方。要有“好的表现”必须要有好的观众,我经常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在互相尊重中共同促进和提高。总之,敢于表现是善于表现的前提,善于表现是敢于表现的动力。
四、善待表现中的受挫者
表现欲强的学生在有些情况下会受到打击,如果形成反复的不良刺激,就会压抑学生表现的天性。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因为表现中的失误被老师否定,或者受到同学们的奚落、讽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失去表现的兴趣,退居课堂一角以求“自保”。这就要求教师决不可以打击、讽刺、挖苦、嘲笑、厌恶这些学生,一方面要给这些学生恰当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教育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和逆境,培养豁达大度的心态,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从自身查找受挫原因,有的放矢,弥补缺陷。只有在积极的应对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学生因为表现出色受到嫉妒和排挤,人际关系紧张,这样的学生也会主动掩盖表现的锋芒。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把对手当成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器,要有“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的洒脱,还要引导学生以真诚对待同学,化“敌”为友,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
五、鼓励不善表现的同学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还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成功体验”,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表现热情。不善表现的同学往往有自卑的情结,他们内向,胆小,害怕老师提问,上课从不举手,唯恐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对于课堂中的活动参与度不高。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要热情地关注这部分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不要让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局外人”和“边缘人”。教师要主动接近这部分学生,和他们熟识,打消他们和老师的距离感,鼓励他们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不应该游离于课堂之外;要让他们认识到积极表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战胜自我,克服闭锁心理,敢于展示自我,敢于表现自我,从“表现自我”中获得进步的内趋力;要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开始不要给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先给他们一些简单易完成的任务,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再循序渐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及时捕捉这些学生想表现的瞬间,给他们释放热情的机会,通过锻炼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克服怯懦,增加胆量,克服封闭,释放激情,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养成善于表现的性格。
六、挖掘学生表现的潜质
每一个学生,只要理智健全,就有表现欲,只是由于性格、年龄、认识能力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罢了。因此,作为教育者不仅要了解那些外向学生的表现欲,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那些内向学生的表现欲。如果说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才能使学生投入表现,那么,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高的分析归纳水平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等,都是表现成功必备的内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功,使其掌握良好的表现手段,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到十五之间,这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浅,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高层次问题的驾驭,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因而往往导致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此种困惑,要多采用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分步推进。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显现出来时,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关怀和鼓励,绝不能以个人好恶对学生采取冷漠的态度。即使不能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提升,也要用爱心去对待,表示称赞、支持,然后进行解释,绝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给予粗暴的否定,泼冷水,以免压抑学生的个性,限制其特长的发挥。往往教师的一个微笑、点头、抚摸甚至更加细微的表现,都能使学生感到满足,并充满自信,保持敢想、敢说的朝气,使学生每次表现都绽放精彩。
(责任编辑 杨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