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前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立华
【摘要】建设校园人才市场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完善校园人才市场功能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通过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进行就业指导、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及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前移。
【关键词】就业服务;高职;大学生
校园人才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市场信息,调整个人学习目标,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及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2007年,由苏州市人才市场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的江苏首家校园人才市场在国际教育园北区成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校园人才市场的功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就业指导是关键,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人才服务平台前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中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高校为给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获得求职的机会,为他们和招聘企业牵线搭桥;广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增强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学生在择业以及其后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竞争能力[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已经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既不应停留在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或升学对策的指导和帮助,也不能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而应该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信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身心发展的差异,通过各种指导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和自身,明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时间上看,就业教育从大学生毕业前夕提前至新生入学时,大一新生从踏进高校校门开始便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从空间上看,缩短了大学生接触劳动力市场的距离,同时,职业素质锻炼平台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及实习基地。因此,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市场和大学生的需要,将就业服务平台前移,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内容粗狂、教育形式单一、目标局限、缺少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等。
1、工作观念缺失。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专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往往局限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或仅仅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对就业工作的内涵理解存在局限性,我国许多高校是在大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2、形式及内容单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举行讲座、分析会等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讲座和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场数不多,其中 内容精彩、指导意义大、影响力强的讲座较少,指导内容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 、 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解释、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对于 如何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的工作则或为缺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施的确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停留在纯课程化阶段,缺乏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就业指导不但要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指导学生接触就业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综合需求。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只局限于毕业班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面对求职信息和岗位要求,大幅度调整适应的可能性较小。应该让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尽早了解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大学学习和生活。
3、工作目标局限。受人力、财力、观念以及行政考核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就业安置阶段。至于学生所选择的工作是否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否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更没有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来抓[2]。 另外,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门的、稳定 的就业指导队伍。客观原因促使他们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很难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专业去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高校编印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相关的研究仍明滞实际的需求。对劳动力市场及新时期我国人才就业的特点缺乏理论研究,对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3]。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差异化和社会化。
1、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需求,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职业倾向测试等各种方式,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分阶段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及早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做出择业预测和就业决策的能力[4]。
2、就业指导的差异化。由于受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只有做到区别分析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特点,区别分析相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之间的特点,对本校、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进行深刻认识,才能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群的特点进行竞争优势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在求职或升学中扬长避短。根据本校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向不同的单位开展差异化的学校推介,学生推介服务,吸引不同类型的单位来校招聘。
3、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就业指导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的,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格局。帮助大学生谋求一份工作或者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追求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所追求的是让大学生在工作中自我实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与对策
(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生涯规划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源,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人中国。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环境分析能力、目标定向能力、策略规划能力、生涯反思能力。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6]。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对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自我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采用六个步骤,即自我评价、确定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和反馈等。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服务中心或生涯资源中心。资源中心整合了校内外的众多资源来协助中心完成使命,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校友等[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设立相应的机构,保证经费、教学力量的配给,在方向上予以倾斜;在课程没置上,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且低年级侧重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通过一个可测量的自我发现过程来了解自身职业决策,高年级侧重求职策略课程;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任教、加强对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学生工作者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坚持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组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邀请成功校友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亲身经历,观看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媒体资料,开展主题演讲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个性特点和适合的岗位特质.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更理性。
(二)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在对自身的特性与职业发展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后,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从入学起培养就业观念。辅导员老师从学生进校一直到学生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所以辅导员老师应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起到培养就业观念的作用。
首先,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识到位,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再次、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第四、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辅导员应该鼓励、督促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第五、应及时排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除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稳定,也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8][9]。
从低年级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辅导员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激烈竞争的择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及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特长气质兴趣爱好特长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同时试图多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临近毕业阶段,通过就业过程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三)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些人文社会科传统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10]。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美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职业咨询师帮助上门求助的学生分析就业方向和兴趣、设计就业策略、寻找见习场所及就业单位,甚至逐字逐句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简历[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课程体 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借助高品位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贺黎.大学生就业指导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9):91.
[3]陈学诚.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学海,2008(6): 201-204.
[4]白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从就业价值观层面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指导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6-7.
[5]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9-111.
[6]王惠燕,卢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60-64.
[7]王慧军.高职院校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考[J].林区教学,2010(5):6-7.
[8]杨娟.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0(2):158.
[9]李唏.全方面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出国与就业,2010(6):25.
[10]孙斌,刘鸫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发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74.
[11]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138-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