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淑侠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却相当普遍。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目前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从作文的命题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写作的内容(即命题)感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经历和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如果给出的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甚至不吐不快。兴趣也会由此而生。
  比如,笔者教七年级时,先后拟定几个作文题目: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我的初中生活等。告别小学生活,步入初中,课程多了,教师多了,随之而来的任务也加重,学生肯定有一番新的体会。实践证明,设计这样的命题,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利于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巩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课文,而且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此,从新生入学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仔细观察,反复琢磨,用心领会,便可慧眼识金,从中悟出真谛。
  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鲁迅在《故乡》中深情地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是对生活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结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为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学生有观察兴趣和习惯,就会勤于观察;掌握观察方法,就会善于观察。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利用作文讲评,激发写作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在作文讲评中,教师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更不能把学生的作文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尤其那些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便是某个词、某个句子写得精彩也应及时给予表扬,使之转化为学生写作的动力。同时,在作文讲评中,教师要尽量多地挑选范文在班级中交流,这些作文可以是整篇的优秀文,可以是出色的局部,也可以是精彩的一两句,甚至是恰如其分的一个词,都要一一指出,激发写作热情。这样,不仅可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在写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因为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借鉴写作技巧及作文的写法。因此,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外,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材料,如名言警句、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些观点、名人事例等等。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还能充实学生的头脑,提高认识水平。
  
  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其写作才能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八达营中学校刊《菁苑》专门为学生开辟“小荷才露尖尖角”专栏。定期发表学生优秀作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写作成功的自豪感。此外,八达营中学每周的校园广播站,由专人负责从学生中征集稿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投稿。当学生自己精心创作的优秀文章从广播中传出,学生的写作激情会迅速升腾。
  总之,作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就一定会在作文教学中出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可喜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八达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