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体育课堂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龙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为: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改变教法等几个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自尊和上进心,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 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地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教学方法要兴趣化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通过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学生付出了较大的体力,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一两个韵律舞蹈,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中消除疲劳,恢复心率,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下次练习奠定了基础,形成愿学、乐学的气氛。此外,由于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技能专长的选择,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加强对学生的激励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布置学生跳高时采用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学生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会很好。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