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数学教学的新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焕青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优化教学的新尝试,取得明显成效。
  
  培养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可以清除学生的畏惧感。为此教师要幽默风趣,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笔者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创设合理的情境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也是能够学好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如“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一课,可这样进行提问:“进入教室你们怎么找到座位的?“学生回答:“看同座、前座或者后座”。再问:“假如你是第一个到教室的呢?”学生答:“找第二排第二张桌。”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把班级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请学生到黑板上圈点出自己的座位,由此进一步得到直角坐标系。这样引课,教师首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这样,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活动,学生始终保持着发现、创造的兴趣,比较完整深刻地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直角坐标系”这一新知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10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有利于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应从阅读开始。不少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除具有素质的一切特性外,它还具有精确性、思想性、开发性和有用性等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王虎寨镇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