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情境设置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云花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1.创设情境 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堂数学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在故事情境中引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的提出的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例如:在讲解“无理数”时,教师可以介绍一段历史,以培养学生捍卫正理的勇气,公元前500年,古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发现: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共度的,这一不可共度性与毕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愤怒,他们认为这将动摇其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遭到了沉舟身亡的惩处,然而真理是淹没不了的,毕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勃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起名为“无理数”,这便是“无理数”的由来
  1.2在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问题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初中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好”,把“问好”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最短路线时, 我这样设计:相传,海伦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城精通数学、物理的学者,一天一位将军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将军准备从A点出发,想让马到一条笔直的河流上去饮水,再去B地,那么怎样走路线最短呢?
  2.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2.1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寻找规律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 ”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找到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与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何关系,让学生先计算在归纳,达到手脑并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交流情境中讨论学习。实践证明,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人”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教师让学生判断“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16”的正误,学生意见产生分歧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际交流,使学生知道可以从周长和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这三方面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感受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
  3.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3.1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知识。中学生很喜欢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且注重全体参与。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设一“柜台”,上面放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来“买”其中的两种商铺,算出要多少钱,然后再让学生买“打折后的商品”又需多少钱,学生情绪高涨。百买不厌,这样的话动既巩固了新知,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设计物品的包装,计算哪种包装材料比较节省;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设计优惠物品购买方案,计算怎样购物花钱较少等活动,即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肖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知情意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创造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形成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教师如何当好互动机遇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4.1巧设善意“陷阱”,引发“冲突”。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隐阱”,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记得在总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张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真让我们暗中惊喜,但我们没有直接回答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不是长方体,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因势利异,让学生学习电视上辩论赛的做法,认为是长方本的为正方,认为不是长方体的为反方,这节课学生的个性被放飞了,但学生的收获更大了。
  4.2引进多用教具,展开个性思维。在课堂里适度地引进多用教具,有利于全体学生显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思维。开放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全相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唯一的,而推导公式的过程可以是开放的,有的同学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则沿一个三角形的高剪开拼到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上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还有的用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不同的策略形成多向的丰富交流。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探究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乐,也有沮丧,探究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我们在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示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一昼夜中,时针与分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同学慢慢地计算;有的同学在纸上画草图,有的同学直接拿出手表(事先要求准备的)用手拨动指针,很快得出答案……虽然每个人都得出了答案,但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独特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