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学生发展之初中语文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坐在教室里还不如不坐在教室里。每次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难道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坐在教室里吗?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学到知识,有所发展与收获,让教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房呢?惟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新世纪的教育才能在教改的涅磐中获得重生,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时间、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自主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呢?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时间,书让学自已读,看法让学生自已讲,难点让学生自已议,知识规律让学生自已找。
  2.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如,就某一篇文章而言,找出你认为本文的哪一点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当然要根据具体的文章设计适合的有引导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以便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理解文章。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答案只能是由教师灌给学生,没有任何效果。
  3.在合作学习前,要注意学生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独立思考形成自已的观点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有可能是真正有效的,对每个学生有提高的交流。因此,在每一次合作交流之前,在留给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时间。
  
  二、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后,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就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提得是否切合课文,有思考的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等,直接决定了学生思考的效果。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创设精彩的有效的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目标设计问题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扣堂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索的价值就像树上的果子,不是一伸手就能摘到的,也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的,而是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和方法的研究。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3.设计生成问题的问题生成问题的问题,就是通过教师的问题,让学生生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这种生成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要求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这种问题的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注重过程,注重休验
  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只是注重自我知识的归纳,而不是让学生自已去体验,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不到任何知识,反而会起厌倦之感。试想,我们作为自制力较强的成年人,偶尔听到别人演讲,尚且感到厌倦,学生成年累月地听着单调的讲解,怎么能不厌烦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自已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谈自已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和生活经验不一样,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也无可厚非,如果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教师应该鼓励肯定学生和个性理解,而不是一味按照教参的理解予以否定。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愿意表达的见解。而他们的见解也会越来越成熟。当学生的认识有偏差时,不要硬性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肯定他们的意见,然后平等地交流自已的认识。
  
  四、在课堂上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表现机会
  学生是在一系列行为表现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让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因些,除了其它方面的努力,给所有学生同样的表现机会对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了。才会有效率可言。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和学困生,在教学要特别注意。
  1.给内向的孩子表现机会性格内高的孩子普遍不爱表现,课堂上不爱手发言,始终在用一个帝旁观者的态度对待上课,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就没了。困此,课堂上教师要特别重视调动内向的孩子发言。偶尔的精彩,创造性发言,可能激发他表现的欲望,改变他的学习态度。
  2.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已不如别人,不敢发言,也不愿意发言,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学习困难也墟为越大。当他们拥有过成功的表现机会,就能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让他们表现,给他们自信。当学困生发言时,要耐心引导,不要简单地不耐烦地处理。
  当然教学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仅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它犹如一台复杂的机器,要想使它高效地运转,生产合格的产品,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
  当然“人无完人”,教师也只是凡人,我们不可能做得十分完美。但既然我们被赋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尚称号,我们就该像蜡烛一样,充分地燃烧自已,为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发一分光,添一分力,让教育的光芒洒满每个学生的心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0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