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考”与“分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当下研究生培养作为切入点,对评价标准、人才养成和教师良知三个方面加以挖掘和思考,以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点借鉴。“论文”俨然成了换取“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通用“货币”,甚者不知论文是何物的本科生或高中生也被驱赶追逐SCI,这就是我国当下研究生培养和学术评价的普适之标准。
  关键词:研究生;梦想;人才培养;导师;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71-02
  昨日是“老师”的“学生”,而今天却成了“学生”的“老师”;叹时光流逝之疾,痛感学子“读书”之不易和“择业”之“彷徨”;细心梳理,虽属村夫野老陋见寡闻,若能启迪当事者些许也不枉苦心一番。
  话说当下,科学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而研究生又恰是科学发展中最具创造力和最活跃的人为因素;其必将玉成民族之脊,擎国之大厦柱石,民族未来和命脉所系,是国家未来科学发展的主力和国间竞争的优先储备。大学(科研院所)肩负着研究生文化知识传授、科学思维构筑、独立人格养成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使命。而目前面临的一个“旷世”具独特性格的独生子女群体,再加之父母或家族“成龙成凤”心情之迫切,独特历史原因的扩大招生,使本科生、研究生甚或博士生教育由“精英”渐变为“普及”;教育资源相对严重不足,受教育者深造目的多元化,客观就业现实与主观期望悬殊落差的大背景下,使我国研究生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研究生培养一线的实施和实践者,拟通过对当下现状剖析并加以思考,以期寻求缓解困窘之路径,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提供些许借鉴。
  一、改革八股僵尸式的人才培养标准
  错字连篇不知所云的一本所谓学位论文,再加上一篇或几篇“核心”或“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便被允许披“硕士服”和戴“博士帽”。“论文”俨然成了换取“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通用“货币”,甚者不知论文是何物的本科生或高中生也被驱赶追逐SCI,这就是我国当下研究生培养和学术评价的普适之标准。加强文化国际化交流,将科学成果和思想展示于世人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无可厚非的事情;而对于某一科学问题用母语都表述不清,却硬要用蹩脚的别人的母语尝试去阐释,其良苦用心可能应另当别论。形而下来讲,欠缺背景知识累积和语言运用能力;形而上来讲,缺的是自信,多的是媚外;以此可以胡弄或骗过西文知之不多而媚骨情节深重而又怕被别人轻视的某些国人,复杂化和玄才彰显学问,适应西人之标准,这便是能力的完整体现。当然,那些学贯中西的鸿儒和科学达人不属此之列。细思之,SCI不完全等同于科研能力和水平,更不等于精于思维和独到见解;是否与长官意识和粗暴科学评价标准有关不得而知。洋人之法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利器,还要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话又说回来,当下中国,若无“规范标准”和“铁的门槛”,何以约束“学官商”勾结无底线“混水摸鱼”,某些人热衷于“结网”占山为王,去异己开“大郎”之店;夺人之粟,肥己腰包;“国家”和“后代”生死存亡与我何加焉?
  有识之士已大声疾呼,能力培养优先,彰显真才实学之风,而后辅以SCI,去千佛一面、八股式的干瘪标准之弊。
  研究生培养以深邃科学思想和独到见解为宗旨,论文是科学研究开花结果;通过异地答辩引入淘汰机制和增加淘汰率。同时,牢记人才培养和大学精神是学校之第一要务,切不可错位;学校培养的不是产品,更不是SCI机器,而是人才;用脑袋思考人才培养标准,而不是拍脑袋制定标准,并且实现标准的动态化。
  二、一流大学梦之双面人生
  “鸟择良木,鱼逐水草”本无可厚非,追求卓越脱离庸俗是创造曼妙精彩大千世界的原动力。渴求知识、追求真理更是人别于万物在精神世界的更高层次追求。高考未进一流大学的莘莘学子,考研便成了圆一流大学梦的捷径。考研圆梦的宏愿和读研披荆斩棘之艰辛估计不足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曾被有识之士所诟病,而“鲤鱼跳龙门”使众多寒士命运得以改变。因而,高考仍是我国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
  高考失误,未能进一流大学纵使你有千种缘由,但必需正视的是,你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方法、习惯或临场发挥有缺陷(身体或偶然个案虽不囊括其中,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但平时学习优秀的学子进一流大学的概率大已是不争事实。师资、校风、文化、办学宗旨造就了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培养了具有独特学风和禀赋的学生。古已有云:移禀性难于易江山。你经寒暑之劳荣幸地成为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可知否?对你而言,扣开的仅是“炼狱”之门,而能否以纯青之姿走出“炼狱”之门要看你的造化。
  一流大学与你母校在学风和科学严谨度方面迥异、研究生阶段学习有众多不同于本科教育的特点,知识专业化、技术精准化、科学思维缜密化及科研能力亟待提升是工程浩大、细致入微的工作。你的付出与回报总是相去甚远,生活习惯、环境条件和人际关系又时常添乱,一流大学的导师对“课业”要求几近苛刻,周围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你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当初的选择正确性,有时会认为较真的老师和周围同学都刻意与你作对。理想天空被苦闷所笼罩,梦想是否还有当初那般璀璨?于是,便开始怨天尤人或迁怒于人。你读考研目的若仅是一时冲动,或被大城市霓虹所吸引,或为光耀门楣,也可能是为改变际遇的权宜之计,决不是热爱科学或追求真理,那痛苦岂能少?
  当然,天道酬勤。别人酣睡于卧塌之时你仍挑灯夜读;别人流连于五花十色的霓虹街头,你却行色匆匆奔走于图书馆的路上;别人饮酒品茶、与朋友切磋棋艺和说古论今之时,实验室窗上留下的却是你冥思苦想和忙碌的身影;别人欣赏网络大片精彩对白时,你却苦觅一篇朝思暮想的文献,因获得并解决了困扰你许久的难题而窃喜;别人与家人或情人尽享周末甚或邀三五好友聚会打牌享受生活时,你却如幽灵般出没于实验室;与别人充实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相比,你的活却如此干瘪;别人投以怪异或异样目光,你仅是笑笑而无暇争辩;迟疑浮云也曾掠过你的心空,你也多次顾影自怜。你有毅力坚守最初的选择和达到彼岸的信心吗?   耕耘,到了收获的季节,数年始终如一的勤勉和坚守足以感动上苍和令同伴刮目,你成了同窗眼中的“学霸”。在你看来常识的东西,竟成了因你怪异不屑或侧目的同学的问题,谦恭虽令你不安,你仍“倾囊相助”。扎实的理论、精湛的技能和饱满的业绩,收获了答辩委员的高度评价;噙满泪花的双眼前浮动的是几年来的成长历程。自信身躯和充盈大脑无愧于学位服。别的同学在为寻找工作而东奔西走的时候,你苦恼于选择去哪?还是出国深造?你无愧于生活,你谱就了成功,捕捉到了人走向成功的技巧和途径;你又一次诠释了“英雄不论出处”,你为独一代画就了成功的路线图。
  三、师者,不可回避的现实
  古已有“教不严,师之惰”,针对老师的训语,而面对中国上古至今首次独生子女步入社会,挑战和新问题前所未有,老师可准备好了?
  一方面,六个大人或更多人簇拥着呀呀学语的“小皇帝、小公主”,其承载着他们全部的遗传和希望,心之切切情有可原,而成龙成凤理论和经验欠缺几近空白。“溺”字当头,唯恐输在起点的“白幼粒”式教育或人才培养惶惶不可终日,觅开发智力和成才秘方远胜徐福东渡寻神药;人之遗传和生活境遇差异,再加之个人世界观、修为和认知不同,结果“参差”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无底线的溺爱唤起的是人之惰性和骄奢,视同类无物,唯我独尊之心日盛。有些长辈推卸养育中差异责任,罔顾因此导致孩子处于劣势的事实,挖空心思诟病中国教育和高考定终身制度(当然也不是无可挑剔的);送孩子在人口基数小的国家而金榜高中,并为此大肆宣扬外国外教育之得法,而视近年国外教育机构乐于接收我国小留学生救其经济危机于水火,暗地里谈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事实于不顾。学富五车的“克莱登”大学文凭在国人面前彰显其见识,殊不知“母不言儿丑,家丑不外扬”,国人的包容已近极限,而学成回国或尚未归来的谦谦学者当不属此列。
  大学是汲取知识、追求真理之神圣殿堂,也是学识或人生的竞技场,汹汹淘沙巨浪,沙汰金现是亘古不变之真理。温室中参天大树和猪圈中的千里马,怎能抵御狂风和骇浪,听惯褒奖的耳朵还能听得进忠言?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人为因素。以学生为主,我个人理解是学校尽其所能为学生人格培养、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思想养成创造最佳环境和条件,特别是人格养成和修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道德修为和思维方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走向和命脉。老师肩负着传承文化、知识和较正其行为准则之重任。
  以学生为主,绝不是说学生可以无缘由地“为所欲为”;学识提倡“教学相长”,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良好学术氛围;教育者也应有底线,绝不是唯唯诺诺粉饰太平的好好先生,更不能充当学生过失或错误的保护伞。让学生收获的应是用汗水浇灌而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文凭,而不是让学生或他人思之滑稽、弃之可惜、留之多余的“重量”和“含金量”双缩水的“鸡肋”文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理多元,金钱至上”的特殊时期,让学生明“是非”绝非易事,学生对有良知教师教学的考评分数就可见一斑。作为教育者,敢于说“不”和培养学生明辩是非和谨守道德底线尽管难能可贵,也是教育者必需具备的良知;若得以传承,那未来中国大学和未来中国何愁没有希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雄姿指日可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0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