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瓶颈突破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兴趣;教材;审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104—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迈入了新时代,不断深入革新發展,从传统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到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从仅仅关注“物质”层面,到注重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思维能力等精神层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农村初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农村教学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包括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等情况对教学进行妥善的安排,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突破和持续进步。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的初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较为薄弱,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语言运用能力较差,阅读时看到一堆文字就头痛,写作时语言贫乏苍白,表达能力欠缺。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学生对于语言文化的兴趣不足,不愿去了解语言之美,从而导致知识的学习出现困难,而语文教材与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农村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语言文化资料来吸引学生关注,不断激发学生接触语言文化的兴趣。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求知欲就会爆发出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将济南的冬天的真实景色展现给学生,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进行图文对照,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妙。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文字与图片进行对比、想象、思考、分析,通过整个思维过程细致深入地理解文章,让初中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到文字当中,关注教材资料,逐渐引发学习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与教师配合完成初中语文学习任务。
   二、 注重教材的运用
   无论教学方式方法如何灵活丰富,教师都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资料的重要作用,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工、再创造,让初中语文教材更适宜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从跟随教材教学到运用教材教学,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应立足农村本地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个性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对部分内容作出取舍,找寻合适的资料作为补充,善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教材与把握教材,构建符合农村初中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的也是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农村的景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节选,让学生了解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同时,教师还应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用得精妙的语句,将语句进行精读分析,通过品鉴文字了解语言文化的丰富与深刻,推动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要立足教材,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
   三、 通过阅读提高审美品位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阅读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农村地区可以找到的阅读资料较少,教师要多方挖掘,丰富阅读材料的宝库,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参考、可品鉴的阅读资源,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分析、思考、想象、鉴赏,直观感受阅读资料中的人物情感与精神,理解资料的思想内涵。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对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上对自身生活的联想,对父母亲情的思考,促使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情绪也会略显激动。教师在此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们将真实感受写出来,可以是对课文的读后感,可以是对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真实经历的描述,可以是思念父母的散文,也可以是自身与父母相处方式的思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农村学生通过阅读开阔眼界,开拓思想的疆域。教师充分挖掘阅读带给学生的思想影响甚至是冲击,抓住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知识庞杂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营造充满活力的、自由的、融洽的语文学习课堂,以生动的教学环节,鲜明的课堂内容,多姿多彩的方式方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在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农村现状,丰富语文教学资料,帮助农村初中学生实现语言文化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6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