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内涵、特征与教育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是个体在参与挑战性运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它影响着个体运动的效果和质量。发展幼儿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可以克服当前幼儿运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及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自然性、发展性、阶梯性、双主体性、制他性等特征,研究并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幼儿运动教育的科学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园本课程建设。
  [关键词] 幼儿运动;挑战性运动;运动经验
  儿童的运动是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的社会活动,它通过身体锻炼、运动技能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来增强儿童体质、提升儿童免疫力、提高儿童运动技术水平以及丰富其精神与文化生活,且运动有利于调节儿童的情绪和缓解自身面临的各种压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心理与情感的健康发展。[1]儿童的运动虽有难易之分,但几乎所有的运动,包括对于儿童发展水平而言存在一定难度的挑战性运动,都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执行功能,它可以使个体表现出适应性的目标导向行为。[2]运动能使儿童产生统合力与适应性并积累相关经验,这对儿童当前运动完成效度以及未来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儿童在运动中获得的经验有主次之分,其中那些不可或缺的和直接影响到儿童运动效度的经验,我们称之为儿童运动的关键经验。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极大地改变了儿童的生活方式,儿童的活动空间不断被挤压,这种改变对儿童运动的开展及其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而长远的影响。我国儿童参与校内外运动的时间不足且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滞后,[3]且在运动中存在忽视儿童的运动潜能、过度保护、活动方式机械等问题,[4][5]导致儿童的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不足。[6]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科学的指导,有限的活动空间和过度的保护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精神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挑战性运动来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和激发其冒险精神,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7]对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内涵、特征及教育价值的探讨,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幼儿运动的理解,并为运动教育的实施奠定认识基础。
  一、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内涵
  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并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或技能,它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弘扬以及人们进一步探索与认识世界极其重要,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对经验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杜威就赋予了经验以理智和非理智的双重意义。杜威倡导通过经验来融通儿童与学科、经验与逻辑等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他认为,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时经验中选择那种富有成效并有创造性的经验。[8]这种对经验的阐释就自然引发出了关键经验这一概念范畴,并被引入到学校的课程建构中来。关键经验既是对经验课程的继承,也是对经验课程的超越,它体现的是课程观的变革与发展。[9]研究认为,幼儿教育中的关键经验起源于认知发展课程,它是指设计者希望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对达成教育目标至关重要的学习经验。[10]关键经验也是幼儿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它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经验系统的建构、迁移以及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幼儿运动经验系统及其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11]
  挑战性是一种激励状态,而挑战性运动是相对于儿童的运动能力及认知发展水平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但未超出其发展可能性的运动。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运动中挑战性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打破幼儿当前相对低迷的运动状态,激发其运动的热情和兴趣;二是挑战性运动既要对幼儿的动作发展有挑战,也要对幼儿的心理压力与思维发展有挑战;三是挑战性运动的内容选择与创设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等理论,在尽可能了解幼儿运动能力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可以理解为幼儿在挑战性运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或者需要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经验,是幼儿运动发展必不可少的经验。缺少这种关键性经验或者深度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挑战性运动的实效,甚至使得运动无法完成。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是连续的和具有不同层次的,其内容也可分为不同领域。发展幼儿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目标是促进幼兒健康的发展和自信的建立,生理维度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主要涉及身体平衡、速度、力量等方面,心理维度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主要涉及勇敢、坚持等个性品质。概言之,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主要体现在身体平衡灵敏协调、动作迅速强健有力、勇敢自信不怕困难、坚持自主不言放弃等方面。
  二、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主要特征
  体育与运动学界长期对运动与知识两者的认识存在争议。知识本质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并积累的经验,在体育运动中也存在主体性知识和客体性知识两种类型。格里门的知识表达说为将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行为和体验纳入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性,而维特根斯坦学派认识论的实践转向则确立了体育运动中主体性知识的基础地位。[12]幼儿的关键经验具有生成发展性、互动连续性以及通过主动学习方式而获得等基本特征,[13]在幼儿体育运动中,我们可以把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个体生理活动意义上的运动经验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自然性、发展性、阶梯性和双主体性;另一方面就是关键运动经验才具有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制他性。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自然性,它是指人作为生命体在生命伊始便携带某种运动基因和运动可能性。[14]通常情况下,人具有某种生命本能和一定的运动适应性,只要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个体就可以获取相关且必要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这一特征也存在于幼儿的运动教育当中。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发展性,这种发展性表现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前进性和多元发展的渗透性两个方面。关键经验是对一般经验的超越,它能富有成效且创造性地促进个体后来活动的发展,因而具有发展个体的特征。挑战性运动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15]这也就决定了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与幼儿的发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此外,幼儿在挑战性运动中必然会与同伴、教师、父母、环境等发生互动,在获取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同时,他们所发展的运动技能得到认可,人际交往得到鼓励,语言表达得到强化,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扩展,亦即幼儿在挑战性运动中获得了多元的发展。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阶梯性,它表现为普遍发展的阶梯性和个体发展的阶梯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的发展具有普遍连续性和规律性,几乎所有幼儿在获得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过程中都会遵循有规律的发展路径,即沿着动作、知识的序列发展。另一方面,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意味着不同幼儿其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是存在差异的。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双主体性,即体育运动中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主体的。挑战性运动需要以幼儿为主体,要注重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挑战性运动的开展需要以教师的支持为基本条件,它需要教师在对幼儿发展目标和发展水平认识并理解的基础上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支架。在挑战性运动中,幼儿与教师的双主体并不对立和排斥,而是相互兼容和协调发展。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具有制他性,亦即这种经验对于某种动作或某项运动起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一项运动通常是依靠多种已有经验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且会产生新的经验,但这些过往经验和新经验存在关键与非关键之分,其作用也有主次之别。在个体的运动或者活动过程中,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会影响其他运动因素功能的发挥,制约某个或多个运动环节的推进,这就直接决定了某种动作的进度与效度,影响着某项运动完成的时效与质量。
  在上述特征中,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自然性和制他性尤为重要。自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制他性则影响着教师对关键性经验的认知与态度。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是个体特殊性与群体共通性的统一,教育者既要考虑基于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共同的生理与心理年龄特征,又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
  三、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教育价值
  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是促进幼儿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充分认识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内涵和特征对于科学开展幼儿运动教育、促进幼儿运动技能和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领会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内涵与內容,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建立空间与时间概念,以及发展其积极主动、勇敢自信、坚持自主、专心专注等个性品质。伴随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建立起来的不仅有时空概念及其过程演变的内在秩序,而且有对目标的确立及对探究的坚持。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支持幼儿建立基本认知概念、遵循基本行为规则,以及引导并支持幼儿发展自信、自律、勇敢、专注、坚持等品质的教育过程。
  其次,遵循挑战性运动的自然性、发展性、阶梯性和双主体性,教师会更加尊重幼儿并促进其自我发展。教师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了解了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自然性特征,就不会强行剥夺儿童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发展的权利与机会。幼儿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相应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通过尝试一系列的挑战性运动和教师的适当支持与引导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幼儿,给予他们充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与机会。
  再次,充分认识并理解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制他性,有利于教师在运动教育中分清主次,从而以开阔的视野和清晰的思路给予幼儿有效支持。发展幼儿的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有利于他们在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获得更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教师对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促使他们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过程有更深刻的把握。这种把握既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发展上,又体现在他们的心理发展上;既关注幼儿经验的生成,又关注运动教育的结果;既关注幼儿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挑战性运动中,随着教师对幼儿运动观察和了解的深入,他们可以为幼儿创设更为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虽然幼儿的体育运动不强调运动技能,而是注重趣味性与娱乐性,但这并不表明就不注重运动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并不意味着不注重适宜、科学的引导与训练。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是儿童挑战性运动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它有利于儿童动作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运动相关知识的深层理解。厘清挑战性运动关键经验内涵,把握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于挖掘儿童运动潜能、激发他们的挑战精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对改善幼儿园运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与课程观念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秦素荣.试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运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5(2):91-94.
  [2]邢淑芬,王瑞萌,王晓云,等.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6):566-571.
  [3]苏坚贞,冷小刚,王琛夏,等.上海市3~6岁幼儿参与园外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41-44.
  [4]李娜.我国幼儿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17):59-61.
  [5]梁冬,郑红艳,石慧.海南省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运动,2015(13):104-105.
  [6]周惠娟.城市社区幼儿运动能力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幼儿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6):103-108.
  [7]邹红英,陈小峰,朱海燕.幼儿挑战性运动课程的建构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7(1):64-66.
  [8]金玲.基于经验的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杜威幼儿教育观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223-224.
  [9]佟才丽,吴琼.高宽课程的关键经验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17(1):99-102.
  [10]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11]叶平枝.在儿童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关键经验的意义、内涵与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7-11.
  [12]高强.体育运动知识之惑:基于当代认识论争议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4.
  [13]于冬青.关键经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新思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192-195.
  [14]杨若愚,王予彬,沈勋章,等.基因多态性与杰出运动能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7):1121-1128.
  [15]李玉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7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