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静待花开 享受幸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先生把学校和学生称作爱人,“爱满天下”是他的育人宗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他把自己的满腔爱心给了他每一位学生,一个“爱”字贯穿了他一生的教育思想。教师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又怎么能让他们变得同自己期待的一样呢?本文以陶先生“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全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爱的教育”。
  【关键词】因材施教;爱满天下;耐心;循循善诱
  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要“一刀切”。教师只有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人师者,应具一双慧眼,看尽所有花苗的特点,給予不一样的照顾,才能使花圃变得格外生机盎然。
  一、用“火眼金睛”去认识每一位学生
  小学班主任,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了吧!他们每天面对着班级里的繁琐事宜,处理着学生间的鸡毛蒜皮,倾听着家长们的殷切相问,当是忙之又忙。在这百忙之中,班主任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全心全意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既做慈母,又为严父,想学生所想,为学生所为,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所谓一手伸出,皆有长短,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美丽等待我们去发现。为师者,除却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之外,还要有一身智慧,巧用方法,去辨识“人才”。
  事例回放:
  镜头一:“惹是生非”的小王
  一天,语文课上,小王同学照例不参与课堂学习,趴在桌子上玩起了文具大作战,时不时地发出极不雅观的声音,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我不动声色,踱步上前,细细打量着他的战果,发现了小王的动手能力不错。在之后的课堂上我简单提醒了他。课后休息时,我与小王交谈,委托他一个重要任务,担任劳动课的联系员,帮助劳动课老师收发同学的作业,小王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我。看着他傻傻的模样,我轻笑出声,与他作了约定,上课不能影响同学,若不爱听课,也不能随意打扰其他同学,课后可以找老师再补,作业不会就大胆去问,旁人一天的量你可分两天完成,不可随意抄袭。小王歪着头想了想,点了点头答应了。事后,我料到小王不能够马上做到,遂与劳动课老师商议,里应外合,及时表扬及时督促。一段时间后,小王的行为改变了许多。
  贴士一:面对不爱读书的学生,一味斥责则会适得其反,需细心观察,攻其之优点,打开心结,使学生愿意主动改错。为师者也要持续监督,不可放之任之,时常敲击边鼓,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仔细雕琢,日后必成大器。
  镜头二:“胆小怕事”的小童
  阳光体育进行时,小童一人在角落闷闷不乐。我走上前,与她平坐聊天,起初小童颇为拘谨,与我聊了一会后,才放下心来,将心中的苦恼吐露出来。原来,最近因为美术课借工具一事,被其他几位女同学疏远了。小童认为课上未带工具本就不对,况且自己还未用完,并不是存心不借,由此受到排挤,心里觉得特别委屈。可是自己一直胆小内向,所以不知如何解决。我听了事情的缘由,才发现这个女孩不但成绩中等,性格也很懦弱,该怎么转变她呢?又怎么解决这件事呢?当时,我轻声细语劝解一番。第二天就召开了班干部例会,将此事与班干部商讨,人多力量果然大,班干部们七嘴八舌商讨了许多。我作为发起人,乐悠悠在一边抿嘴淡笑,最后选取了一个两不相害的方法,令事情得以圆满解决。看着小童重新扬起笑脸,我的心也宽慰了不少。之后,我时不时利用一些契机当众表扬小童,这个女孩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
  贴士二:“火眼金睛”不是一时炼成,班主任要心系班级,大到学校正事,小到班级琐事,皆要一手把握,才能及时对症下药。班干部也是孩子,既是孩子难免就会贪玩,忘记自己的任务。班主任时不时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同他们共同商讨班级事务,给这些孩子主动的权利,既能强化班干部的自主能力,也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更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二、用“因材施教”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陶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一名教师。他以博大的胸怀、睿智的目光,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要有方法,才会充分彰显爱的真谛。
  1.认识差异,对症下药
  一个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人喜爱手工制作,但成绩差强人意;有人成绩佼佼,动手能力却不甚伶俐;有人中规中矩,性格内向,不引人注意;也有人争强好胜,调皮捣蛋,但却体育超棒,屡屡为班级争光。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真心认识这些个体差异,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及时对症下药,让其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
  我们要相信,花圃中的花苗都是好苗,区别在于哪些是娇艳的玫瑰,哪些是不起眼的野菊,针对不同的花苗,需要不一样地浇灌。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其出新作品,为他们多争取学习的机会,但前提是完成好各项作业。对于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和其他任课老师商量,安排时间为其补习文化知识,让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用其为班级争光的荣誉感作为情感奠基,提高他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有感兴趣的事物,班主任老师要多花时间与他们沟通。相信,心与心的沟通胜过任何表扬。当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也想见到他们精彩的一面,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地改变,因为在学生的心里,老师的关注是他们喜悦开心的良药。
  爱学生不是平时的一两句表扬与夸赞,而是老师无时无刻的真心付出。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的心是透彻的,只要老师能够将一片丹心交付,相信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会积极向上,各尽其能,团结互助,令花圃百花吐艳,竞相开放。   2.方法多变,因时而异
  对症下药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够一成不变,有时也要找准时机,变换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时机往往是班级老师最能把握的良方,在恰当的时间去表扬,去赞赏,可以让被夸之人更觉骄傲。运动会后,平时在班级令老师头疼之人获得了较高的名次,班主任老师这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对他提出期望,这位学生的心里震撼不已。某一次作文课后,班主任在批阅作业时,发现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那是一位平时很不起眼的学生所写,这时班主任在评语上多写几句鼓励的话,再将文章作为范文范读,相信定会在那位学生心中刻下一道深深的印记。放学后,老师看学生辛苦值日,有人却以值日为名玩闹。此时,老师并不怒斥,反而加入打扫行列,用行动告知那位学生刚刚的行为是错误的,岂不是效果更佳?
  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要有智慧,有方法,要想让每位学生都所发展,就要开拓创新,抓住一切机会去教育,细水长流也好,大张旗鼓也罢,只要“因材施教”,就不会让任何一棵花苗枯死。
  3.分层教学,因势利导
  教学相长,教与学往往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对于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一样的教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课堂教学可以分层。许多不爱学习的孩子最讨厌一本正经地坐在座位上听课,所以他们会在座位上不停地动,做小动作,甚至发出怪声音影响他人。但如果老师们抓住这类孩子的特点,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活动的环节,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孩子也是愿意参与的。
  作业可以分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多一些基础性作业;而对于顽劣不肯写作业的学生,可允许减少当天作业量,慢慢地引导,不可急于一时。当然,对于班级中的成绩佼佼者,老师可以与家长商议,制定一个提高计划,这样既可以让这些学生减少机械的抄写作业,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两全其美。
  課外活动可以分层。每个班级或许总有这么一个学生,他成绩不错,可是体育糟糕,因而难以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针对这样的孩子也可以“因材施教”。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与体育老师及家长商榷,为其制定一套合适的锻炼方法。当然前提并不是为“三好学生”的荣誉而奋斗,而应针对自身身体健康。
  总之,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为人师者应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寻方向,鼓励他们共同成长,即使狂风骤雨,或是骄阳似火,我相信有了恰当的方法,这满园的花苗定会茁壮成长。
  三、用“循循善诱”去等待每一位学生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这大概是每个教师的梦想。遇到优秀的学生,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思想火花碰撞,思维愈益生动,这是做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好学生,人见人爱;而“学困生”,则是谁都不“待见”。面对这些学困生,作为班主任,我们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用“爱”来浇灌这些特殊的“花朵”。陶先生深信“爱满天下”,这爱是给予“花朵”最好的肥料。我们要拿出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切记不可揠苗助长。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静静地等待花开的声音,那将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幸福。
  等待是漫长的过程,它也许是失败的,也许是令人失望的,但如果我们不放弃,我相信这些花苗会坚强,会改过,会进步,终会成长,开出娇艳的花朵。当早晨,我们踏进校园,听到一声“老师好”,你抬头看到的是你平时很头疼的学生,这时你的心应该是暖的,起码他懂礼貌,其他的,慢慢教。当课后,有学生主动来寻求帮助,这时你应该想,起码他是愿意同你沟通的,其他的,慢慢教。当中午,有学生递给你一个苹果,说,“老师,给你吃。”这时你应该微笑,因为他是懂得关心别人的,品德好,其他的,慢慢教。当你在批改作业,为一页页的错误而感到愤怒时,想想他们的可爱笑脸,想想他们的稍许进步,你应该宽慰自己,不急,慢慢教。我们身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遇到屡教不改,屡教不会的学生定然气愤难平,当急躁的情绪溢上心头,这施下的肥料难免会变质,那种出的花朵当然也不漂亮了。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时永不满足,教导别人时耐心细致,不知疲倦。此名句是孔子制定的治学、执教的两条原则。前句应用与自己:求知路上,孜孜以求,永不止歇。后句施行于别人:教人诲友,多方启发,循循善诱。正是这一词“循循善诱”,道出了当代无数教育者之心,耐心、细致、不知疲倦。如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就不会因后进生而苦恼,因学困生而头疼。育人与种花一样,要有等待的气度,在默默等待中静待花开,那是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倾听花开的声音,嗅着那满园的芬芳,那是多么令人快意的一件事啊!
  一室花香,一路芬芳,一生幸福,这幸福是靠信心,这幸福是靠耐心,这幸福是靠等待。愿我们每一位为师者,都有一颗静静等待的心,在那花开的瞬间,便是我们的幸福之时。
  【参考文献】
  [1]朱恒海.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新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
  [2]冯兆阳.“爱满天下”教人真 行知路上做真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7)
  [3]丁秋芳.“爱”声常响——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