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爱灌溉,静待花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转化特殊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本案例中,小陈是一名学习很差,行为怪异,有高功能自闭倾向的特殊学生。针对他的特点,采用学校干预、家庭干预、认知疗法和跟踪谈话辅导,基本达到转化目标,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关键词]特殊学生;干预;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45-03
  一、学生背景
  小陈,男,12岁,六年级学生,是独生子,父母很宠爱他,主要由妈妈负责管教。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发现他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坐不住,静不下来,上课常走神发呆;作业要花很长时间,并且有人辅导才能完成,书写速度极慢,字体很难看清楚;经常与同学闹矛盾,打骂同学,发脾气;自理能力极差,座位周边扔满垃圾、书本和各种学习用品;不讲究卫生,常流鼻涕不擦,校服脏兮兮的。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但他十分自信,一直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听不进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一旦有人批评,就大发脾气,搞破坏。学校请专家做心理辅导、评估,认为这个孩子有高功能自闭症。但家长不肯面对现实,不愿让孩子去特殊班级学习,坚持要在普通班级学习。
  二、问题概述
  我是在五年級时教小陈的,他上课精神很不集中,经常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有时玩自己桌上的东西,有时把笔盖含在嘴里,拿着笔乱画。有时边玩边自言自语,还常常怀疑同学笑他,骂他。有时还会在上课时无缘无故走出课室,老师如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就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用头撞墙。曾经把班级的墙报撕烂,把垃圾桶摔坏,撕烂同学的书、试卷等。容易情绪失控,经常和同学们闹矛盾,骂同学是傻瓜,和同学打架,因此,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学习成绩极差,学习能力极差,无法完成作业,交上来的作业本都是脏兮兮的,字体也看不清。
  三、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小陈的父母和外婆都特别疼爱他,对孩子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予重视,甚至怕别人知道,想隐瞒实情。因为不肯面对现实,没有及早进行干预,导致孩子越大情况越严重。
  2.自身因素
  小陈有高功能自闭症倾向,有学习、交往和情绪障碍;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出与课堂要求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不符合的行为,例如走神、离开座位、自说自话、拍手、丢文具和书本、哭叫、和同学打闹等。
  四、教育策略
  针对小陈的情况,我进行深入了解,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不是优先考虑他的学习成绩,而是把指导他的认知,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和同学和谐相处作为重点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一)用爱温暖心灵,逐步消除他与老师间的“信任危机”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陈特别“自信”,很想引起别人关注,上课经常积极举手。如果老师请他回答,他就很开心,虽然他的答案错误百出或答非所问。一旦没请他回答,他就发脾气,扰乱课堂。于是,我经常和其他科任老师交流了解情况,共同商讨对策,适当在课堂上有意创造一些机会,问他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合理满足他的“表现欲”,让他在课堂上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到来自老师们的温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的,乐意帮助他,从而逐渐相信老师说的话,信任老师。
  (二)对家校环境的干预
  1.调换座位
  由于小陈活动多,喜欢自言自语,疑心重,甚至会自己无缘无故离开课室,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于是,我把他调到课室的最里边,一个人坐,尽量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也使他不容易走出课室。
  2.加强心理辅导
  向学校领导反映,寻求帮助,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由学校心理辅导组老师定期对他进行辅导,每月一次。
  3.对家庭的干预
  首先,和家长面对面谈话。我及时与家长联系,约家长到学校面谈,了解分析孩子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办法。把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如实客观地告诉他们,例如一有不顺心的事孩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闹,骂同学,打同学,还说自己受欺负,两次撕烂班级墙报,摔坏课室的垃圾桶,撕烂同学的试卷,喜欢在上课时自己去交作业,却说组长不收他的作业,等等。起初家长还是不相信,不肯面对现实,我便把当时拍下的一些画面拿给他们看,并告知他们,对目前孩子的这些情况要正视,不能归咎于外界因素,要认识到孩子自身的情况,随时随地配合教育。如有条件,还要带孩子进行适当治疗。同时,对孩子的未来要充满希望。
  其次,利用QQ平台,经常向小陈家长发一些正能量的家庭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实例和小陈在校的情况。有正面进步表现的、有不好的,尽量多发正面的例子,以鼓励帮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接受事实。一个学期后,他的家长看到孩子确实有好的变化,也开始信任老师了,相信老师很关爱他的孩子,不再因为孩子发脾气就怪罪别人,从而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发挥同学的群体效应,合作互助
  由于小陈的各种不良习惯,同学们都很排斥他,他和同学的关系很差。作为班主任,我先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要他们多包容、忍让小陈,多帮助他,不能嘲笑他。并由班长带头成立志愿小组,轮流督促他、帮助他。同时,也告诉小陈不能任性,不能乱发脾气,同学们都很乐意和他做朋友,如果他有做不好的地方,要改正过来,不能总是觉得自己没错,推卸责任。每学期的校外实践活动,我都会动员同学和他同组,可以照顾和帮助他,他也特别开心。这样小陈和同学们的关系慢慢有所好转,也逐渐改变了上课随便走出课室、随意讲话的毛病。
  (三)通过认知疗法,逐步消除他的偏差行为和人际交往障碍
  每周利用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和他进行谈话辅导。第一个月的谈话,主要是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主要听他诉说,对他的焦虑、烦躁、怨气、愤怒、无助等不良情绪表示理解、同情,并告诉他这些并不严重,是可以改变的,老师愿意帮助他。慢慢地取得他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友好的合作气氛。在此基础上,再慢慢让他说出自己的心声,和他一起分析,找出不合理环节,并指导他改正。通过这个方法,我发现他的认知水平很低,经常运用错误的归因方式,从而导致他冲动、易怒,与同学格格不入。   第二个月的谈话,学习正确归因,放弃非理性信念。小陈的口头表达能力不错,每当做错事受到批评,他总是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同学和师长身上。于是,我运用解释法,告诉他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非理性信念,用这种观念对各种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都是别人的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是为了逃避困难和自己的责任,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困扰,影响自己的形象和进步。比如,我举了一个他的例子,有个同学的作业本很脏,同学说他要注意卫生,那个同学就不高兴,大发脾气,还回家告诉家长:组长不收他的作业本,同学不理他。我让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分析这个事例,你觉得那个同学对吗?引导他说出理性的做法——“那个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进而放弃非理性的做法——无理取闹。从而让他慢慢学会放弃非理性的信念。
  第三个月的谈话,主要帮助小陈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并进行强化。每次谈话,我先让他说说开心的事情,再说不开心的事情。对他做得好的事情加以肯定,比如,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按时交作业(哪怕交的是个空本子),都要表扬他。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加以引导,比如,回答问题不要经常举大小便做例子,讲话要文明。鼓励并帮助他改变不良的行为,朝着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此后,每个月我都会跟踪谈话,不断重复,不断强化。
  五、实施效果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辅导、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小陈的学习还是跟不上,但他的人际交往和行为情绪有了很大的进步。小陈大发脾气、哭闹的次数明显减少,由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周一次到第二学期的两周一次,到了六年级上学期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他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好转,五年级上学期是经常和同学打架,只要不顺他意就打起来,经常是他引起的,但他却认为是别人欺负她,闹得班级不得安宁。到了第二学期明显有了好转,有同学愿意和他交流,他也慢慢听得进去,和同学闹矛盾的次数逐渐减少。到了六年级上学期,有更多的同学接纳、包容他,愿意帮助他。现在课间还可以看到他主动和同学交流,个人的卫生也好了很多。
  对学习也主动了,这次课上要求背诵第一课,他看到班里只剩下和他情况一样的两位同学没背,居然跑过来找我说:“老师,我明天再背给你听,行吗?”我亲切地说:“好的,我相信你明天一定能背出来。”他听后开心地离开了。到了第二天,他居然能背出其中的一则,这对一个特殊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得呀。于是,我特意在班里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他笑得特别灿烂。作为班主任,看到小陈的点滴进步,我深感欣慰。
  六、反思与建议
  (一)关爱特殊学生,不离不弃
  班主任老师要学会洞悉每个学生的心灵,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像本案例小陈一样的特殊学生,更需要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驱走心理的阴霾。为他们的心灵系上梦想的红丝带,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消除他们心灵的隔膜。记得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班主任应了解班级中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并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通过干预、认知治疗、跟踪谈话辅导等方法,使他们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让“不相信、不可能、我不行、没希望……”这类消极的字眼从他们生命的字典里消失,让他们的心灵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此外,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少些怒气,多些耐心;少些激情澎湃,多些理性思考;少些急躁,多些宽容,从而使孩子们的心灵充满明媚的春光,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二)家校合力,彼此支持
  单靠一个人的辅导是很难有明显效果的。在本案例中,老师们、同学们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班集体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小陈不再感到孤独无助,使他找回了归属感和存在感,从而有利于他克制不良情绪,慢慢克服交往障碍。
  (三)比包容忍让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改变
  我觉得在处理班级的特殊学生与同学的关系的时候,一味地要求别人包容忍让是远远不够的,日子久了,谁都有不耐烦的一天。要想和谐相处,必须双方都做出改变。在本案例中,我就曾直接跟小陈母亲说:“你的孩子的情况你最清楚,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他不好,其实老师和班里的同学都很包容他,很关心他。但你的孩子一言不合,就骂人,甚至打人;把作业本弄得脏兮兮的,组长告诉他要注意卫生,他就发脾气,还恶人先告状,整天说组长不收他的作业;经常自己在上课时离开课室去交作业。对于这些情况,你要正确面对,引导孩子逐渐改变,其他同学才愿意跟他交流。”此后,我发现小陈的个人卫生好了很多,不会整天鼻涕、口水一起流,懂得擦干净,作业本也没有那么脏了,而其他同学也乐意帮助他了。
  总而言之,作为在心灵的土壤上默默耕耘的一線老师,我们要用心灌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杨希洁.随班就读教师对自闭症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5):39-45.
  [2]许璟蓓.一例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训练的个案[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0):53-57,62.
  [3]杨妙贤.一例解体家庭行为偏差生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6(1):39-42.
  [4]朱穗清.一个“问题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7(6): 53-5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聚德西路小学,广州,51031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0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