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老师势必要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人、事、物,使他们拥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帮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关联,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提高语文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一、 引言
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懂得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自然、合理的加入生活化教学元素,而且习作教学的内容和体系都不够完善和科学,使得小学生的写作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想象进行虚构,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作文空洞、虚幻,缺乏真情實感,也正因如此,抄袭别人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加入生活化教学是必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二、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就是依托现实生活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汲取生活经验,获得生活知识,将其转化为习作素材,丰富习作内容。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所以,想要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以提高,就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入生活化教学元素。
三、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影响
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写作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大部分语文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只是简单的强调学生要加强对遣词造句、段落篇幅等基本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从中找写作的灵感。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每次面对写作都会产生无形的压力,进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
四、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一) 参与校园活动,积累习作素材
在校园生活中,小学生更关注的是如何学习、玩乐,这样却忽略了其中有用的写作素材。因为除了家,校园是小学生们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他们了解校园生活,会更容易从中找到写作素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知识的教学已逐渐转向关注知识的应用,而教学的主体也逐渐转变为学生。老师应引导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景色、事物或同学,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合理的加入写作当中去。例如,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体育节等活动时,老师引导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想,仔细观察表演者的动作、眼神和表情,并耐心的引导他们将这个画面表达出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由点到面或者一定的顺序聚焦到引人注目的过程和片段,记录其中的一个场景。通过学生参加这些校园活动,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文思如泉涌。
(二) 以教材中的习作练习为导向,设计生活化情境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习作练习作为指引方向,设计出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可以把一些不同类型的题材加以融合,让学生能够对写作感到新奇,并充满写作的兴趣。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就有以发现科学为例写一篇小作文。这种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是否能发现一些具有科学的小道理。所以,学生就会从生活入手,比如为什么被蚊子咬可以用肥皂水来止痒、为什么蛇没有脚也可以走路以及为什么冰糕会冒气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能够拥有观察生活的眼睛,并且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三) 利用亲身经历,引发学生共鸣
在写作前一周,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可以是捡到东西物归原主,在同学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爸爸妈妈回到家时递上一杯热水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事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作,教会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以“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看到这样的作文,大多数都会写到家、爸爸、妈妈,这其实也是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写作。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具有真情实感,避免空洞、虚幻。
(四) 参与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深度
让学生多参与各种活动,也是可以提高习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多多参加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感受大自然。比如说,学习“描写秋天的校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学校的植物园,用眼观察秋天,用心倾听秋天,用手触摸秋天,通过五观六感去和秋尽心深入的交流,这样学生描写的画面就由静态变成了动态,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学校也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去科学体验馆,让学生从这些比较有趣的事物中积累素材,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样也有利于将社会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
(五) 观察家庭生活,收集写作素材
家庭生活是我们最熟悉的环境,观察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例如以《我的爸爸妈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在家里多观察事物然后记录,每天爸爸妈妈常说的话、做的事、妈妈对我说话的语气、爸爸干活时的表情和动作,妈妈开心的时候会给我做什么样的美味佳肴,爸爸会怎样陪我玩游戏等等,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会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或者记录当自己犯错时,父母责罚我们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再揣摩他们当时的心理,那些细小的举动中包含的责在我身,痛在他心的情感,而当我们把这些感受转换成文字的时候,当回忆起这些看似很小却又无比感动的事情的时候,学生都会很容易真情流露,能够写出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作文的质量得以提升,也让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增进。
五、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是小学生语文习作的最佳素材。科学有效地将生活化情境加入语文习作教育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将生活与习作相联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刘军明.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4):148.
[2]徐淑萍.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6(12):58.
[3]张春苗.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新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7):46.
[4]杨聪慧.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3).
作者简介:欧阳斌,广东省珠海市,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甄贤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4832.htm